第512章伏兵
蒋钦是九江郡寿春人,九江、庐江等淮南之地,境内也生活着大量的蛮人,他们与一江之隔的山越关系不大,反而和荆蛮的分支,江夏蛮同根同源。
蒋钦对蛮人自然不陌生,事实上由于蛮人天性劲勇,乃是天生的战士,蒋钦麾下就有几十个九江蛮。可像眼前这支完全以汉军的组织形式作战的蛮人,他却是从未见过。
这有些像江东的山越兵,不过山越并不是单纯的异族,里面参杂了不少汉人流亡逋逃,加上将领悉为汉人,才能有此效果。
眼前的这支荆蛮,据蒋钦观察,从上到下都是蛮人,却能严整如此,不能不让他感到惊异。
荆蛮固然勇猛,可到底只有八百余人,不足以击穿防线,是以蒋钦尚显从容,但随着单日磾不断增兵加码,蒋钦终于感到压力了,亲赴第一线指挥防守。
左路的单日磾开打不久,中路的黄忠、魏延,右路的蔡升也相继对江东军防线发起进攻,顷刻间,两军便爆发全面大战。
蔡升将五百铁骑驻于阵后,目不转睛的望着前方战场,眉头渐渐锁紧,神情也越发严肃。
按照诸葛亮的战前计划,他这一路将是此战的主要进攻方向,为此诸葛亮拨给他五百铁骑,以便于击溃江东军的防线。
可开战已有一段时间了,他这一路却迟迟打不开局面,战事进展比不上中路的黄忠、魏延也就罢了,竟然连左路单日磾的荆蛮军团也比不上,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蔡升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倒不是蔡升部曲精锐不及其他两路,问题出在敌人的身上。
对面打出的旗号是“武猛校尉潘”,蔡升除了知道此人名叫潘璋,为人骁勇善战,是孙权的亲信爱将,其他就一无所知了。
没想到这样一个默默无闻之辈,治军严整,排兵布阵,比起名声响亮的韩当还要得法,以致蔡升麾下精锐没能占到丝毫便宜。
蔡升显然对这样的局面十分不满,传令让前线上久攻不下,锐气已失的将士暂时退下来休整,换上一批新的生力军继续攻,蔡升亲执桴鼓,鼓舞士众。
古人云:“为将执桴鼓,则有必死之义。”众将士见蔡升自执桴鼓督战,上下咸奋,无不踊跃,勇往直前,一举攻入江东军阵地,将战线向前推进。
比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突破的蔡升,中路坐拥黄忠、魏延两大绝世猛将,两人身先士卒,连连突破,势不可挡,以韩当之能,亦生出难以招架之感。
眼见防线摇摇欲坠,韩当再也坐不住了,亲率数十精骑,逆击荆州军,一番殊死搏战,总算成功击退敌人,稳固住了防线。
黄忠、魏延也不气馁,整顿部伍,轮换战士,重新组织进攻。万人以上的会战,除非对方是一群乌合之众,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打上一整天,甚至打上几天都是正常现象。
红日渐渐爬升至天际中央,战场上交战之声,依然不绝于耳,两军从日出鏖战至日中,三个多时辰的高强度作战下来,士卒不仅疲惫万分,亦饥渴难耐。
荆州军中军,大纛下。
徐庶幅巾披甲,立于舆上,目光从战场上收回,对车舆中从容安坐的诸葛亮道:“军师,久战之下,敌军已师老兵疲,强弩之末矣,毕其功于一役,就在现在!可令刘上庸率部出击了。”
荆州军此次出战人数只有一万五千,江东人以为荆州军分兵回援宜春了,实则刘亮正带领六百铁骑,三千劲卒作为伏兵,守在营垒,等待诸葛亮召唤,以在紧要关头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诸葛亮轻轻颔首,他也认为不宜再拖下去,眼下不但对方士众饥疲,己方也同样如此,每拖延一刻,伤亡都会急剧增加。
诸葛亮命人大发战鼓,同时摇动大纛旁的黄色旗帜,一时间鼓声大震,旗帜翻飞。
刘亮一直站在营垒中的望楼上观察战场,一见诸葛亮信号,心中大喜,再也按耐不住,以最快速度下了望楼,跃上战马,在他身后,是三千余酒足饭饱,精力充沛,士气高昂的步骑甲士。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大功唾手可得,诸君咸共努力!”
出击前,刘亮没有过多废话,毕竟他们是伏兵,需要隐蔽行动,稍稍鼓励一番后,便率领三千余步骑甲士出营垒北门,由北面迂回向江东军右翼。
刘亮这支伏兵一经出现,立刻引得江东军上下一片哗然。
当前两军将士已苦战半日,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已到达某种极限,刘亮这支人数高达三千余,甲兵精良的步骑,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贲犹如输光一切的赌徒一般,双目赤红,情绪失控,不住怒吼咆哮,他此刻心里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楚贼从哪里变出这么多的伏兵?难道他们没有回援宜春?是不是国仪(孙辅)那边出现了什么变故?……可惜,眼下没人能解答他的问题。
蒋钦没有孙贲这么多的疑问,事实上他现在也没心思疑问,他所在的右部,正是刘亮的攻击目标。
右部将士苦战多时,突然遭到伏兵侧击,本就惊恐不已,何况伏兵还是自北而来,隐隐截断归路,右部将士愈加恐慌,仓促布置的防线根本挡不住刘亮步骑的突击,不久便土崩瓦解。
蒋钦不甘就此束手待毙,退到后面试图重新再布置一条防线,可惜刘亮根本不给他时间,率领铁骑如狂风一般横扫而过,让蒋钦所有努力全部付之流水。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没有蒋钦在后压阵,加上侧翼遭袭,江东军将士渐渐顶不住单日磾荆蛮军团的猛攻,防线不断失守。
单日磾见刘亮已经取得突破,当即毫不犹豫,下达全线进攻的指令,霎时间,数千荆蛮排山倒海般接连冲击江东军的阵地。
在单日磾、刘亮两面夹攻下,江东军右部终于抵抗不住,土崩瓦解,全线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