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越想越高兴,站起来就对一旁的副官命令:“我现在就向长官报捷,跟他们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说完他就拿起钢笔,准备亲自动手写一份报捷电报。
但还没来得及写出来一个字,报务员急匆匆的身影就出现在他眼前,表情非常严肃!
“长官,上级有命令给我们!”
指挥官还以为上级从其他地方知道自己打退八路军的消息,专门发电报过来嘉奖自己。
快速接过电报,一脸期待看起来。
刚看了不到一半,脸上的期待表情就被严肃取代,笑容也没空。
因为电报内容是一道让他非常不理解的行动命令,跟他想象中的内容完全沾不到边。
看完就盯着报务员一脸不相信反问:“你是不是搞错了,我们刚刚打退八路军进攻,守住据点,为什么要放弃!”
“八路军才在我们手里吃这么大一个亏,损兵折将,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再来进攻据点,就算我们按照命令派兵增援井陉煤矿,那也没必要放弃将士们好不容易守住的据点啊!”
报务员对自己的技术水平非常有信心,立刻回答:“报告长官,电文是卑职亲自接收的,肯定不会有错,卑职敢拿自己脑袋担保!”
副官看完电报后,脸上也露出一副跟指挥官差不多的怀疑表情。
听完报务员保证,赶紧看向一旁的指挥官:“长官,既然这是上级的命令,那我们肯定要执行,接下来该怎么办,请您下命令?”
指挥官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做出决定:“不,咱们脚下的据点是大家跟八路军拼了两天才守住的,好多士兵为了保护据点而死在战场上,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士兵。”
“那怎么办?”副官还没听明白指挥官的真实想法,只能继续问。
“上级要求我们立刻放弃据点,集结所有部队去增援井陉煤矿。如果我们守着据点不放弃,那就是违抗军令,严重的话是要被送上军事法庭的,请长官三思!”
“不用考虑!”指挥官摆摆手回答:“派兵增援井陉煤矿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放弃据点?”
“八路军刚刚在我们手里吃了大亏,按照惯例,他们此刻一定撤退到山里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不会再来进攻我们。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放弃据点,把大家辛辛苦苦守住的据点拱手相让呢?”
“我马上将咱们打退八路军,重创八路军,守住据点的好消息上报,并且把我刚才的想法一起报上去。”
“让上级知道,据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安全的,我们只需要留下一百人就能确保据点安全,恳请上级同意我们兵分两路,一支小股部队假扮驻军主力,留守据点。”
“另外一支主力部队在夜色掩护下离开据点,急行军增援井陉煤矿!”
上级同意了指挥官的分兵提议,但他的失误也在这里,这个提议就好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跳进去就是万丈深渊,再也爬不起来。
据点驻军加起来超过六百人,八路军两天进攻干掉两百人,目前还剩四百多人。
如果他们抱成一团急行军增援井陉煤矿,埋伏在半路上的八路军需要付出不小代价才能消灭他们。
现在指挥官只带三百多人增援煤矿,留下一百多人守据点,相当于增援煤矿的部队一下子少了两成多的兵力和战斗力。
八路军再伏击他们的成功率一定会增加很多。
打完增援部队,再去打据点留守部队,部队就能最小代价拿下据点。
隔井陉煤矿三十多公里的管道上,三百多日伪军举着火把急行军赶往集结地。
为了避免增援部队被救国军各个击破,日军特意命令增援部队集结到一起,凑齐一千五百人后再去井陉煤矿,不然他们到了矿区也是找死,最后被救国军各个击破。
指挥官带着部下悄无声息离开据点,急行军赶往集结地,自认为这一行动做的天衣无缝。
但他的所作所为全被八路军看得一清二楚。
八路军虽然知道日军会主动派兵离开据点才撤退的,但团长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级的命令上。
为此他专门把侦察连留在据点周围潜伏待命,监视据点一举一动。
万一日军没有派兵增援井陉煤矿,自己也能随时知道据点日伪军的一举一动,马上带兵杀回来。
如果日军真按上级说得那样派兵增援煤矿,侦察连的存在也能让自己第一时间确定他们具体位置……
日军指挥官带着部队直奔集结敌,完全没料到八路军已经在他们前面三公里位置准备了一个口袋阵……
“长官,我们再走一个小时就到集结地了,在那里汇合另外三支增援部队,凑齐一千五百人后同时去增援煤矿!”副官边走边介绍。
指挥官虽然很狂妄,但战斗经验很丰富,看着周围地形,一边赶路一边回答:“让部队加快速度,前面的地形越来越复杂,我们必须用最快速度通过那里,就算八路军查到我们的存在,我也要让他们没时间给我们布置口袋阵!”
副官当即领命,不到三分钟,队伍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指挥官的想法很有道理,只要增援部队的行军速度足够快,八路军就没有时间调兵布置口袋阵伏击自己。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