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乌拉尔斯克机场,在哈萨克斯坦宣布加入十二国联军,讨伐马卡舍夫的苏俄军后,这里已经被征用为军用机场了,一应的民航航班不得不改到附近一个设施远没有这里齐全的小机场。
这座机场距离莫斯科的直线距离约为1000公里左右,几乎pla的所有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大于这个数,从这里起飞的战机,可以执行空优任务,也方便执行打击任务。这坐机场原本只有一条跑道,后来齐一鸣愣是拉了红警工程部队在这儿又开了一条四千米长的跑道,使得机场的起降能力大大增加了,使其成为了这次对俄作战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保护这儿,齐一鸣还拉来了三套防空系统在机场周边,专门为了防备苏俄军打击这里,毕竟这里距离苏俄也太近。
部署在这里的飞机没有一架哈萨克斯坦的战机,反而都是中国空军的战机。轰炸机这样大航程和作战半径的机种没必要部署在这么前沿的地方,一般就是前线攻击机和战斗机驻扎于此。空军在这儿一口气扔了一整个强击师,总数近八十架强-7a陆基版。
这部分强-7是最早那一批,也就是为适应美国海军和陆战队需求而改造之前的那一批,当时装备了空军大约两百架,后来强-7b和强-7c两个版本都出来了,空军也曾经考虑是否也装备一部分新的强-7作为隐身突防打击的机型,但空军内还是出现了一些讨论。
支持者认为空军应该走更多元化打击模式路线,早年搞的多用途化、战区外攻击之类的东西已经得到了验证,现在应该也走一走隐身突防的路线,毕竟这也是未来战机发展的趋势。而且,强-7b海军已经开发完成,内置武器都有8吨,作战半径虽然略小但如果布置前线也可堪一用。
但反对者同样也不少,不排除里面有一些军种偏见主义者,强-7b已经打上了海军的烙印,空军再用颇有拾人牙慧的感觉。不过这种话不敢明着说,军委正在严打军种偏见主义风潮来着。能摆出来的主要反对原因莫过于,作战半径对空军来说确实短了一点,特别是空军作战很少能够拿到自己的前线基地,必须有较大航程的飞机,再就是这飞机基本上没有自保能力,攻击机打打武直没问题,让强-7跟什么f-16、mig-29空战基本没啥胜算。再有就是超前和复杂的设计使得强-7b故障率比较高,这也是海军很头疼的一点。
有人则高屋建瓴地预见性指出,未来空军航空器发展,攻击机的位置只能越来越小,空军的多用途之路走得是绝对正确的,空军不能因为需求隐身突防攻击能力,就专门搞一个隐身攻击机机群,海军这么做是不得不做,而空军则完全不受舰载等海军需求的限制。
于是,空军内部再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需求——隐身、载弹量大、对地攻击能力优秀、具备可观的空战能力、稳妥性强。
空军是有歼-11项目的,不过这款跨音速机动能力优异的隐身战机弹仓从设计的时候就是个悲剧,新改设计后多了一对侧弹仓能装两枚格斗弹了,但是主弹仓还是基本只能装六枚中距弹,就算是装对地武器,也基本上是小直径炸弹那些。
这个时候齐一鸣一拍巴掌,想起了一个原本有计划列装,但是自己不知道啥时候就抛在脑后的机型——真正的共和国空军五代机,歼-20威龙。
现在明面上外界知道的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只有歼-11黑鹰,但实际上从解锁隐形技术后,齐一鸣的红警基地已经可以生产另一款真正由中国人设计开发的歼-20了。他穿越之前,歼-20尚未完全研制成功,特别是发动机这个软板上,基本上是飞机在等发动机,当初设计人员的打算,要么搞到俄罗斯的117s先用,要么自己的ws-15撞大运一下子搞成,反正不管怎么样,没有推重比10以上,最大推力超过160kn的航空引擎,歼-20设计得再好也没用。
这是一个令人慨然叹息的事情,齐一鸣当初跟大多数军迷一样,看着pla在几乎各领域内的心脏病,一口气就是吐不出来。他来到1985之前,坦克用的1500马力柴油机有了,能够带起万吨大驱或巡洋舰的燃气轮机也有了,就是那能够撑起威龙之翼的航空发动机尚未突破。齐一鸣有信心,觉得在经济情况改善,人才越来越多的未来,可以媲美国际一流水平的航空发动机必然会在中国诞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威龙在天空中呼啸而过、电掣风驰的时候。
穿越后,红警基地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使得ws-10系列造三十年就装备了国内的主力战机,几乎中国空军在起步上就赢了西方国家。在f-15、f-16还在使用推重比7,加力推力120出头的发动机时,猛龙、影豹已经在使用推重比8,最大推力132的ws-10了。等基地升入3级后,这个优势更加明显了,ws-10g的推重比过了9,而且最大推力也达到155。不仅这两大指标,发动机的寿命也绝不是老苏制那种一两千小时就得换的程度,而是过万相当轻易,大修间隔也比西方同类产品长。
这个级别的发动机其实装给五代机用都没太多问题了,可能超巡的能力差些,但基本上其他功能并不是严重影响。
实际上,第五代中国隐形战机的发动机已经是ws-15这个下一代产品了。基本数据为,中间推力120千牛,最大加力推力185千牛,涵道比0。27,推重比10。6。水平上来说,大致介于美国普惠的f119和f135之间。
这也并不是红警基地能够拿出来的最高水平,推重比12一级的发动机基地都有,不过制造成本上和一些其他因素使得在量产型上并没有使用更强的发动机。
有了强力的发动机,歼-20的强大性能就有了保证。而且这款机长就有22米的战斗机与专司空中格斗的黑鹰战机有一个巨大的差别,那就是这款战机有一个巨大的弹仓。因为歼-20体型过大,另一位面中甚至有些西方观察人士认为歼-20应该是一架歼击轰炸机。
空军想要隐身突防,又想要格斗能力,那只有歼-20合适了。空军在实际考察了歼-20后,认为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过在装备量问题上空军还是拿不太准。现在空军基本不在齐一鸣那里搞东西了,都是正经下单到工厂去。
歼-20的技术虽然有些超前,但在红警工程师和先进设备的支持下,成飞那边基本可以生产,试验一段时间大体就能进入规模量产。成飞主要的单在fc-1这款外销战机上,话说歼-10猛龙从a到b两代,超过两千架,成飞为空军提供的还不够一个零头,主要都是齐一鸣给的。成飞那边也就是造着感受感受。
如果空军愿意大批订购歼-20,对于成飞来说就是个好消息,这个大单可以支撑成飞持续性的进步。不过麻烦也存在,成飞给空军提供的歼-10,价格大约在3000万到3600万之间浮动,而计算成本之后,如果空军下一百架歼-20的订单,这个采购单价也会高达1。2亿人民币,比黑鹰还贵点。也许1。2亿rmb听上去不高,但此时人民币的购买力可是相当坚挺的,而且这还是报给自己人的实诚价。
空军一年的装备采购费用现在也就200亿出头,之前批了10年购买200架黑鹰的长期计划,每年得有20亿支出给胜华,另外还有杂七杂八的买教练机、运输机、特种机之类的之处,再加上买歼-20的120亿预算,空军多少有点压力。好在经济发展军费一直在涨,所以并不是很担忧。
空军最终编列了一个5年100架歼-20的预算,首架将在92年年底交付,至97年全部交付齐,说实话也不是个非常赶的项目,没有发挥全部的成飞产能。
倒是介入俄内战后,空军想起齐一鸣那边早就偷摸给自己装了不少歼-20,索性借了齐一鸣一个歼-20航空团,一共24架战机,放在乌拉尔斯克使用,看看效果如何,以确定是否继续在未来购买更多。
这些歼-20都是由红警飞行员驾驶的,其实也跟pla自己的飞行员没太多区别,因为pla内部有大量齐一鸣派去的红警飞行员,大家一起训练一起任务,风格上都是类似。
拥有2000公里的超长作战半径的歼-20,在任务中主要还是担任攻击的任务,不过就算与苏俄军的战机发生战斗,他们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敌人。雷霆怒击行动开始后,这24架歼-20快速投入使用,携带制导炸弹不断突入敌后袭击敌人的重要设施。其隐身的性能在此次任务中发挥得淋漓极致,苏俄根本无法捕捉这些隐形战机的踪迹,只有当他们什么军火库或者导弹阵地被毁之后,才醒觉自己遭到了中国人的空袭,而中国人用什么空袭的他们,甚至在战后还让一些俄罗斯人感到迷茫。
红警大中华1985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