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破冰行动》

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东387号,中新社香港分社办事处。

中新社香港分社,与中新社并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构,香港分社实际上是朝廷的派出机构。

香港分社怎么会成为朝廷在香港的派出机构呢?

中新社香港分社在刚成立时,的确是一个新闻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我国政府在香港没有官方代表机构,凡遇有需要同港英当局接触或交涉的事宜,就授权中新社香港分社出面办理。自20世纪60年代起,港英当局就由港督政治顾问负责同新华分社的日常联系。

朝廷曾多次打算在香港派驻官方代表机构,被英国佬拒绝。朝廷在香港当地同港英当局联系交涉事宜,就不能不继续由中新社香港分社来承担。

1978年,港督麦理浩第一次出席中新社香港分社举办的十一国庆招待会,这是英方对中新社香港分社作为朝廷派出的实际上的代表机构的一种默认。

而真正从事新闻通讯业务的工作部门,只不过是中新社香港分社下面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附属单位,对外称“中新社香港分社总编辑室”,俗称“小社”,和“大社”有所区分,而且办公地点在湾仔霎西街5号。

靓坤也有幸被中新社香港分社一位自称姓李的主任单独接见。

李主任笑眯眯地说道:“倪先生,听说你本身是香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洪兴社的一名高级干部,怎么突然又给杨小姐当起保镖来了?而且,听小许说,杨小姐去大陆也是你鼓动的。”

靓坤谦逊地说道:“洪兴其实和普通的公司没有什么区别,混口饭吃罢了,什么都做,什么赚钱做什么。杨小姐舍得开价钱,保镖也是做的。我只不过是把‘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道理,用杨小姐听得懂的语言,转述给杨小姐而已。她是个混血儿,又常年在国外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很懂。”

李主任说道:“听倪先生的言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十分深入。”

靓坤说道:“你看我的年龄,才20岁而已。我还是台湾淡水河大学历史系的在校生,只不过是在学校请了长假。我是读历史系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得有研究才行。要是一直留在香港,那就完蛋了,这里是‘文化荒漠’嘛!”

李主任说道:“可是香港文化界的看法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香港开埠。二战期间,还曾被日本占领近4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从未在香港出现断裂。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逐渐淡化的几十年里,却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留存。”

靓坤说道:“你这是从哪个地摊上看来的观点?香港是一个彻底的商业社会、消费社会;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东方日报》,《东方日报》的老板就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成员,跟我一样是潮州帮;香港最流行的小说是打打杀杀的武打小说,最流行的电影是风月片。总之,香港的大气候根本不适合文化生存,也有碍艺术想像的发展,搞得文化没办法生存。英国佬在地球上肆虐了几个世纪,有丰富的殖民经验,它们做了一件满洲人、蒙古人都没做的事,就是推行了‘港式中文’,那个逼玩意其实就是粤语音译中文。而中国维系大一统的能量,有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传统汉字’。当你把‘汉字’变成‘音译’用字,那跟安南人搞的‘字喃’没有差别。久而久之,就是让香港人脱离中国人这个民族,不再是中国人。”

李主任说道:“可是,大陆现在实行的是简化汉字。在香港,也有学者说:‘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有云无雨,开关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刀下有人头,仑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这些你怎么看?”

靓坤说道:“我就当笑话书看。简体字是古已有之的,来源于古代的行书和草书,不是现在才发明的的,简体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继承了古代的草书、行书,不存在文化断层。我是洪门的,洪门‘五先贤’里面就有黄宗羲。反清义士吕留良在赠给黄宗羲的诗后面的注解里面就写道:‘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要复古,学什么《康熙字典》,‘清风不识字’啊!学鸟篆虫书嘛!你可以问问那些说这种屁话的人,知不知道什么是‘鸟篆’,‘虫书’又是什么?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的实质,就是为了引导知识份子面对故纸、背对现实,把被他们篡改后的古书与古代字体,作为隔绝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的藩篱,以防止他们互相串联,引发反抗异族统治的烈火。和英国佬一样的套路,换了一张皮而已。我支持简体字。而且,同样使用汉字的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有自己搞的一套简化汉字,怎么不见这些人过去挑刺呢?还是你们太好说话了!”

李主任说道:“倪先生真是学识渊博。”

靓坤说道:“我其实比较赞同鲁迅的《拿来主义》,‘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我们是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英国佬才称霸世界几天?他们早就不行了,而中国是一千多年的‘天朝上国’,比‘英国人’的历史都长。”

李主任说道:“大陆非常安全,倪先生完全没必要跟着杨小姐一起去大陆的。”

靓坤说道:“我就陪着杨小姐过罗湖关卡,之后,我准备回一趟海陆丰老家,然后在全国游历一番,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同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也会投资建厂,我自己有收益,也能多解决几个就业岗位的问题。我这个想法,不知道大陆人民欢不欢迎?”

李主任说道:“当然是欢迎的。我们大陆人民对香港同胞一向是敞开怀抱,热烈欢迎的。”

……

和许正阳、杨倩儿一起来到南滨,把人交给宋世昌之后,靓坤就掉头去了海陆丰。

靓坤是不想掺和杨倩儿和宋世昌之间感情方面的事情的,因为他一点儿都不看好。

宋世昌无疑是个野心极大的人,然而志大才疏,迟早会一蹶不振。

宋世昌对杨倩儿的态度,跟对待一件玩物没什么两样。

而杨倩儿虽然爱钱,但是身为“金丝雀”,性格却像猫一样,没有什么“宠物”的自觉性。

两个人爱情的小船迟早要翻,那个时候才是靓坤的机会。

……

海陆丰市东山县丰林镇塔寨村。

这里就是牧师林尚义的祖籍,是个单姓村,全村都姓林。

时至今日,海陆丰靠山的大大小小的家族式村村寨寨,差不多仍旧保持着族长自制的旧传统,各个村寨门一关,村里亲戚妯娌相互勾连,外人进去想摸个门道出来难如登天。

塔寨是当地林姓家族的聚居区,族长即村长,治家极严且规矩死板,他们林氏的人一旦犯了大错被逐出村子,就是这辈子都不允许再踏足塔寨一步。

好在当初牧师一家离开塔寨,并不是被逐出村子,而是出村讨生活,否则靓坤都没有办法进入塔寨。

走进地处塔寨村中心区域的林氏宗祠,靓坤跟现任村长转述了从牧师那里听来的塔寨掌故。

村长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须,说道:“海陆丰林氏基本上都是从福建迁移而来的,始祖林禄,为西晋琅玡王府参军。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琅玡王即位,始祖林禄奉命出守晋安郡,也就是福建省福州一带,入闽定居,所以我们这一系称为‘闽林’。塔寨林氏的开基祖为闽林三十一世林梅轩,他是九牧长房林壮父第四子。而你爸爸林尚义贼是我们塔寨林氏二房头的……”

村长给靓坤普及了一下林氏的家族历史之后,又给靓坤引见了一下几个目前塔寨村里面比较出色的年轻人:大房头的林耀东、林耀祖、林耀华三兄弟、三房头的林宗辉和在镇上当教师的林阿水。

三岁看老,强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强人。

靓坤说道:“我老爸很小就离开塔寨去了香港,我也是从小在香港长大,但是我们的根还是在塔寨。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们都想为塔寨做点什么,开办一家工厂,让同村的兄弟有点来活钱的门路。但是,我们毕竟对这里不熟悉,不知道开办什么样的工厂比较合适,不知道村长和几位兄弟有什么建议没有?”

村长说道:“我老了,办厂、做生意这些事情我都不懂,还是你们年轻人说说看。”

林耀东说道:“我们塔寨村位于丰林镇西南部,处于滨海平原地区。濒临海陆丰第二大海湾——石子湾,东南侧有河流直入大海,北边有省道通往东山县,不但陆路交通方便,而且水路也十分方便,船只可通往汕头、浙江、香港、东南亚一带等地区。现在那些小电子产品,像是计算器、电子表、掌上游戏机之类的都卖得很俏,我们完全可以把香港的货运到塔寨来,再批发到全国各地,肯定很赚钱!这可比开厂赚钱多了,就是容纳不了太多人。”

靓坤说道:“你说的把货运进来,应该是不交税的那种吧?”

林耀东说道:“那是当然了,否则直接在羊城进口不是更方便?现在外汇管制,进口配额很难搞的。在海陆丰,已经有人在做这个生意了,赚得盆满钵满啊!”

靓坤说道:“这个生意赚钱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想做这个。一方面是走私犯法,二个就是你说的,这个生意容纳不了太多人参与进来。塔寨有一万多人,两千多户,顶多只能让十几家人参与进来。这和我的初衷不相符。”

林耀东又说道:“那我们就自己搞小电子产品生产,自己生产总不犯法吧?”

靓坤说道:“小电子产品现在卖得俏,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内自己生产的电子元件质量不行、产量也上不去。电子元件是生产小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生意还是没法搞!”

性格急躁的林耀华问道:“那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生意?我大哥说的两个生意都这么赚钱,你还……”

林耀祖拦住了林耀华后面的话。

靓坤说道:“大家都是同族兄弟,有话直说没什么关系。这也确实是我的错,是我没有把话说开。我想做的生意,用专业的说法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意思就是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林耀祖说道:“香港那边有什么比较成熟的产业,我们照着做不行吗?”

林耀祖的话像一道闪电,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亮。

靓坤一拍大腿,说道:“对呀!香港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这样发展起来的。这样的优势,我们塔寨也有啊!”

林耀华说道:“那香港有哪些比较成熟的产业?”

靓坤说道:“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塑胶制品、玩具、家具这些都是香港很成熟的行业,技术人员就算国内没有,在香港高价找老师傅也是很容易找到的。”

林宗辉问道:“工人可以就从塔寨找,这些行业都没什么技术,也好解决,剩下的就是钱的问题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