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挑事〈感谢巴顿将军〉

京城,文华殿。

朱由检独自坐在文华殿的龙椅上发愣,崇祯十五年的他好像日子越来越难过。

从年头开始,在边关,明军在与鞑子的交战中连连败北。在内地,李自成、张献忠让他寝食不安,虽然开封之围已解,但接下来他所接到的都是吃了败仗后的塘报。

原本他还原指望左良玉能与李自成在开封城下决战,使李自成腹背受敌,没想到狡猾的李自成却溜掉了。左良玉退到郾城,反而被李自成包围。

他催促汪乔年去解郾城之围,汪乔年虽然没有让他失望,与左良玉一同成功地夹击了李自成,却因为克扣贺人龙等人的军饷,被贺人龙、牛成虎等武将弹劾,他不得不免了汪乔年的职。

也就是差不多的时间,松山失守了,洪承畴被俘,邱民仰和曹变故等文武大臣被杀,锦州的祖大寿和许多将领都向黄台吉投降了。

洪承畴的被俘给他的打击太大了,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他又接到奏报,张献忠在江北连破数座城池,剑锋直指南京。

夏季所遭受的打击更是让他措手不及。

他曾希望洪承畴能够为国尽节,为文武百官作出表率,鼓励大家忠于国事,没想到洪承畴竟然在沈阳投降了黄台吉,成为了一个可耻的叛徒。

边关的战事把他拖得筋疲力尽,他真希望能够与黄台吉进行议和,并希望议和能够成功,使他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内地日益猖獗的贼寇。

七月上旬的一天,愁云满脸的朱由检终于有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他之所以高兴,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来向他密奏,陈新甲所派出的谈判代表郎中马绍愉和参将李御兰二人,在沈阳与黄台吉议和的事已经成功,不用多久他们就可以把议定的条款密奏到京城。

朱由检心里很清楚,这一次的谈判,大明是以损失部分土地为代价的,但是他却很渴望能够达成协议,以求得关外的安宁,只要关外不再用兵,他就可以把防守关外的兵力调到关内使用。想到从此可以一心一意进行剿寇,他不禁在心里称赞马绍愉和李御兰来,他们回到京城,一定要好好地给予嘉奖。

还有一件让他舒心的事就是来自于开封,开封的危机很快就会被解决,因为援军已经到了朱仙镇。开封一次次地告急,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看来李自成是不拿下开封不死心,这是要跟朱由检杆到底了。这一次朱由检很有信心可以赢,因为有左良玉的人马在,左良玉在几次剿寇的行动中都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就在昨天他接到了开封巡抚高名衡的一封飞奏,说接到了杨文岳的塘报,丁启睿、杨文岳和左良玉的部队共十八万人马已经到了朱仙镇,把贼贼包围起来,不日便可歼灭。

他相信有左良玉在,开封定可转危为安。近日来他总是吃不下睡不安,今天的这两个好消息总算让他心情轻松了许多。

此时,太监进来禀报,周延儒来了。

朱由检对周延儒是很器重的,因为周延儒在二十岁就中了状元,有明一朝是很少有的。崇祯五年入阁成为了首辅,是他的左膀右臂,虽然后来被罢免了,但是去年又被他朱由检召进京来,再任首辅。

此人为人机灵且名望很高,朱由检在第二次请周延儒的时候曾说过“朕以国事付先生,一切都唯先生是赖。”

周延儒见皇上对自己这么倚重,心里确实感动,但这个朝代已经是千疮百孔,要想起死回生实在是步履艰难。

当下官员的贪腐之风愈来愈盛,而周延儒和别的官员不同,他也贪,但是他的贪很有特色。别人送他财物,不论多少他都要;即使本来答应给的数字很大,而最后给得不多,欠下不少,他也不再去要。他对东林党的人特别照顾,所以东林人对他也很客气,在舆论上支持他在朝廷的首辅地位。

周延儒进了文华殿,向朱由检行过礼,朱由检请他坐下说话。

周延儒坐下后取出一份奏疏:“南京兵部尚书袁方有奏,欲增加留都军费一百二十万两用于练兵。”

朱由检问:“此事周爱卿是如何看?”

周延儒道:“依臣之见,练兵可以,增加军费不行。“

朱由检笑道:“周爱卿甚懂朕意,就这么答复袁方。”

周延儒道:“皇上,虽然罢免了陈演、傅冠、兵瑜等有文党背景官员的官职,而南京那边却还有袁方、张国维、方岳贡、万国相等人把持着,是否……“

朱由检原本笑着的脸一下阴沉下来:“周爱卿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在朝廷上挑拨离间打压异己,是朕最不愿看到的行为。袁方、张国维他们,还有你周爱卿都是国之栋梁,缺了谁都不行!周爱卿你记住,朕不想再听你此番言论。”

“不敢,不敢。”

朱由检对袁方是很了解的,在他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与袁方有所接触,只是可惜袁方不像周延儒入了进士三甲,否则,入阁的就不一定是你周延儒了。

他虽然对周延儒很器重,但是,他更加相信袁方,因为袁方所办的几件事情都让专业称心。

现在朱由检所关心的不是别的,他最为关心的是朱仙镇之战,可是到今天还见到捷奏到京,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于是问周延儒:“不知朱仙镇现在的战况如何,卿以为朱仙镇之役能否一举将闯贼歼灭?”

周延儒不懂兵法,更加没有朱仙镇方面的消息,只是因为左良玉与文党物素有关系,便阴阳怪气道:“以微臣之见,此次十八万援兵齐集朱仙镇,应该能获大胜。只怕是……“

朱由检道:“还请周爱卿直言。”

周延儒接着说道:“只怕是文武不和而影响战局。”

”文武不和?“朱由检一惊,”此话从何而来?“

周延儒挑事道:“微臣也只是一种担心。因为我朝向来重文轻武,文武之间多有隔阂,所以常常在督师、总督与总兵官、将领之间不能同仇敌忾。这是常事,并非单指朱仙镇而言。如果左良玉能够与督师齐心,共同对敌,朱仙镇的胜利将唾手可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