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卫面露愧色,方黎语气缓和了一些:“大卫,我说这些并不是训斥你,只是想让你明白,现在那些吹捧你的,就是曾经唾弃你的,他们今天能把你捧上云端,你失败时也会把你踩成烂泥。”
大卫长出了一口气,毕恭毕敬的给方黎鞠了个躬:“boss,您是对的,我最近太得意忘形了。”
“你明白就好,坐吧。”方黎点点头:“说说融资的情况。”
“目前kpcb、德丰杰、凯雷投资、accel合伙公司这些顶级的风投机构对我们都很感兴趣,还有高盛也表示希望能够跟投,其他许多欧洲的风投机构表现也很积极。”大卫突然有些不好意思,那些同行的吹捧,无非是想从他口中套出有利于融资的信息罢了。
方黎又问:“估值呢?你觉得目前公司的估值能达到多少?”
“我觉得应该在15亿美金左右。”大卫想了想。
方黎陷入沉思,大卫原本就是做风投的,他给出的估值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不过他并没有表示什么,又跟大卫聊了一会儿,就让他先出去了。
方黎继续查看最近几个月的财务报表,不得不说,大卫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最近半年公司已经盈利达到六百多万美金,虽然看着不多,但是对于每个月都要投放大量共享充电仓的公司来说,这已经是奇迹的,其他同类型的公司都在亏本运营。
当然,能够如此快速占领市场并且盈利的原因,主要是方黎前期的提前布局,不管是共享充电仓还是充电宝,都是由自家工厂出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在成本控制这块其他公司自然不能比。
方黎的工厂在这一块每个月都有上千万的利润,这就是供应链完整的好处,每个环节赚一点,积少成多,收益就相当不错了。
按理说,“梨子共享科技”的财务状况很健康,应该暂时不需要融资才对,不过接下来,方黎还有下一步计划,共享充电宝的技术门槛不高,没有太多时间让他慢慢发育,将来这块的竞争肯定异常激烈,他可不想到时候陷入烧钱大战的泥潭里,这里是米国,烧的都是美金,太不划算。
接下来的几天方黎并没有跟任何金融机构的人接触,而是在米国各地开始闲逛起来。
于是,大卫再度成为突破口,无数之前的同事约他吃饭、泡吧、泡夜店,想要从他口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嘿,大卫,今天玩儿得怎么样?刚刚那个小妞很火辣吧?”
大卫狡黠的笑了笑:“还不错,不过罗森,你花这么大代价请客,不会只是想跟我随便聊聊吧?”
罗森耸耸肩:“不愧是干我们这行出身的,的确,我们的boss想知道你的老板是怎么想的,你应该知道,这个案子对我们boss很重要,能不能晋升合伙人,就看这回了。”
大卫点点头:“原来传闻是真的,不过我想这次我帮不了你。”
“不,你可以的,米国的公司一直是你在经手,你的老板甚至中途都没有来过米国,说明他很器重你。”罗森道。
“你说得对,我的老板的确很少来米国,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了解米国,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米国人还要了解这里,你明白的我意思吗?他是个天才!”大卫似乎是喝得有点多了,说话都有点大舌头。
“好吧,我知道你崇拜你的老板,但我想了解的不是这个,我想知道他对这次融资的需求。”
“需求?没有别的需求,就是钱,美金,谁给的美金多,谁就有优势......”
罗森费劲的把大卫送回到酒店房间,然后,立马转身回到车里拨通电话。
而此时,原本醉意朦胧的大卫突然从床上一下坐了起来,吐出一口酒气:“呼,老板你要是再不回来,我这身体都快扛不住了呀。”
方黎当然不是在瞎逛,一方面他离开是为了借大卫的嘴把这次融资的规则告诉那些风投机构,一方面他也在考察米国真实的市场情况。
事实上,情况跟大卫所说的差不多,共享经济在米国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不仅仅是共享充电宝,还有共享公寓,共享衣橱(其实就是服装租赁),不过这些公司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逻辑,更不要谈形成规模了。
也就是共享公寓这一块表现比较突出,不过目前共享公寓的主要覆盖范围还是旅游城市,反倒是在大城市没什么市场。
而且共享公寓这块也隐藏着一些灰色地带,比如有人以共享公寓为名,实际上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约炮,当然在米国这样的开放国家,好像也没人管。
当然,逛了一圈,方黎也不是空手而回,趁着这个机会给叶雨菲买了一些衣服、化妆品之类的小礼物,这还是出国前母亲杨慧亲自交代的,方黎自然也没有忘记给母亲她们买一些礼物,反正这一趟出去的时候行李箱是空的,回到纽约的时候不仅装满了,还多了一个行李箱。
“boss,所罗门先生先要约你见一面。”大卫突然找到方黎。
方黎楞了一下,所罗门自然就是高盛的那位,只是眼看着融资即将开启,此时他应该避险才好,现在私底下见所罗门难免显得有失公平,不过对方显然也知道这层利害,却依旧联系了大卫,显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