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叔沉迷网络中 第305节

大人如此重视他,他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大人。

小师叔确实很看重许西,这个人是个好帮手,做事认真细致,对农事方面也是了解的。因此小师叔才将管理庄稼这一块都交给许西,他相信许西一定能后给自己一张好的成绩单。

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农事方面需要专人管理。

打发掉许西之后,小师叔就在考虑下一步要做什么。

吃穿住行还有武器军队,全都需要提升。

一阵风吹过来,让小师叔不由打了个冷战。

秋风起,天气要变冷了啊!

秋天过后就是冬天,琅琊的冬天可是很冷的。

第466章 小师叔入三国3

这个时候冬天的御寒手段可是很少的。

棉花还没有传到中原,羽绒的使用更是没有人知道。富贵人家有着动物毛皮做衣服御寒,贫穷人家除了围着火堆取暖,再没有任何办法。

这冬天一到,冻死人可不会少。

小师叔拿起毛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一会儿后,两张图纸完成,小师叔让健仆叫来他另外看重的一个手下。

这人叫做张诚,是琅琊县本地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诸葛亮的师兄,是其父的学生。

小师叔看重他并非因为他与孔明先生的这层关系,主要是这人是真的有能力,特别是管理内政方面。

张诚来了后,很是恭敬地拱手给小师叔行礼。

小师叔虽然年纪小,却靠着自己的真实本领和才学让张诚折服。

张诚以为自家师弟诸葛亮天纵奇才,这样的人天下间只怕只有这么一个。

但现在他知道了,天下之大,厉害聪明的人不知凡几,他倒是狭隘了。

“子训,看看这图纸。”小师叔将图纸交给张诚。

张诚期待地接过。

实在是这位小老爷每次画出来的图纸都能够做出改善民生的好东西,让大家对他的图纸看中期待不已。

小师叔将图纸画得很详细,旁边也做了注解,张诚看得明白,自然是惊喜无比。

“若是家家都砌了这火炕,还有这烟道,那冬天就不惧怕寒冷了。”

小师叔笑道:“这件事情就麻烦子训了。”

张诚忙道:“大人是在帮助诚,将功劳送到诚手中,诚感激不尽,何谈麻烦?”

将火炕推广出去,跟让庄稼增产一样,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他的名声会随着火炕传出去,说不得千百年后,都有人记得他。

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事儿啊!

小师叔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他如何不感激?

张诚拿着图纸离开了,他召集了一些泥瓦匠,组成了一个施工队,先给县里的慈善堂砌了火炕。

慈善堂是小师叔来了以后让开的。做事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收留的是各年龄段的孤儿们。

因为黄巾军作乱又因为家中贫苦,孤儿不要太少,好些沦落为乞丐,还没有长成就死掉了。

小师叔置办了慈善堂后,整个拉琅琊县的小乞儿们都有了活路。便是那些成年了的乞丐,也被小师叔收编去做活了。做活给饭吃给衣服穿,每天能够吃一顿饱饭,虽然辛苦,但比做乞丐强多了。至少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死掉了。

辛苦怕什么?谁不是辛苦过来的?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做乞丐?

他们更愿意辛苦做活儿,好伐?

慈善堂的火炕一砌好,附近的许多人家就跑来看了,亲眼感受了火炕的保暖。

火炕加上烟道,一整个屋子都是暖和的。

那些人家纷纷向张诚打探砌火炕的价钱。

张诚让这些人家自备材料,工钱收得很低——泥瓦匠的报酬,都是“劫富济贫”来的,他们给富贵人家砌火炕,那工钱绝对不会少——若是这些人想要学习如何砌火炕,张诚还会让泥瓦匠们教授那些人。

泥瓦匠也不藏私,本来嘛,这本就不是他们的本事,而是大人教他们的。他们靠着这一手,从富贵人家赚了不少了,应该满足了。

这种火炕对贫穷人家来说可是救命的东西,就应该在贫苦人家中推广开,让所有人都能够在温暖中度过寒冬。

冬天到来前,琅琊县的家家户户都有了火炕。

小师叔又画了一份图纸寄给了陶谦,之后,整个徐州的老百姓家中都砌起了火炕。

张诚和陶谦的名字随着火炕的流传也传遍天下,被老百姓们交口感谢,一些老百姓甚至给他们立了长生牌。

而小师叔这个火炕的“发明者”则隐在幕后。

现阶段,小师叔只想猥琐发育,让陶谦给自己当挡箭牌。

小师叔如今正在跟一个小孩儿玩脑筋急转弯。

小师叔问:官员、富商和农民,他们都靠什么吃饭?

小孩儿回答:靠嘴。

小师叔问:什么东西没有脚去能够走天下?

小孩儿回答:船。

小师叔问:森林里有一条毒蛇,但它从来不咬人,为什么?

小孩儿回答:因为森林中没有人。

小师叔问:……

小孩儿回答:……

小师叔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未来的卧龙先生。

小诸葛亮是跟着张诚一起来的。

他的家中也砌了火炕,身体病弱的父亲躺上去,感觉舒服多了,病情似乎都有所好转。

小诸葛亮感激想出火炕的人,更好奇这人是被如何想出这样好的东西,于是就求着张诚带他来见小师叔。

小师叔见到才七岁多的小孔明,心中还是小小有些激动得,毕竟这一位太出名了,而且聪明。

看看,这些脑筋急转弯,根本就难不倒未来的蜀国丞相。

小师叔和小诸葛的会面是愉快的,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交流起来十分顺畅。小诸葛脑海中有许多想法,在别人看来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小师叔却很理解。

这然后小诸葛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

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诸葛亮的诸葛珪。

诸葛珪曾经做过太山郡丞,但因为身体的原因,辞掉了官职回家休养。只是,这养病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所幸这个冬天有了火炕,否则诸葛珪只怕抵抗不了冬天的寒冷,就会直接去了。

小师叔想到历史记载,诸葛珪是在诸葛亮八岁的时候死的。

现在小诸葛实岁七岁,但对外也已经是八岁了。

没有想到火炕的出现,还能够改变诸葛珪的生死,就是不知道他能够撑多久,小诸葛还会不会跟着自己的叔叔离开琅琊呢?

这以后,小诸葛就天天往小师叔这边跑,两人成为了非常不错的朋友。小师叔要做什么事情,也不会瞒着小诸葛,见小诸葛感到好奇的事物,还会详细给小诸葛解说。

小诸葛从小师叔这里学到了好些新知识,心中的奇思妙想更多了。

第467章 小师叔入三国4

“你要做什么?”小诸葛走到灰头土脸的小师叔旁边,好奇地询问,“你这是要烧瓷器吗?”

“不是。”小师叔拍了拍手,将手上的灰尘拍掉。

一个小厮急忙上前,将干净的帕子递给小师叔,又拿出水囊,倒水给小师叔洗手。

小师叔一边洗手一边回答小诸葛的问题:“不是,我在弄一种修路修城墙的材料,叫做水泥。”

“水泥?水和泥混合起来?那泥是特意烧制出来的?”小诸葛一听名字就想明白这是什么样儿的东西了,“是不是水干了之后,就会跟石头一样坚硬?”

小师叔竖起大拇指。

诸葛孔明果然聪明绝顶。

小诸葛却觉得小师叔最聪明。

否则也不会研究出水泥。

小诸葛道:“现在野外还有好些黄巾军余孽到处流窜,不是修路的好时候。而城墙还很坚固,用不着修吧?”

小师叔点点头,道:“我之所以将水泥研究出来,是为了修晒盐池。”

“晒盐?”小诸葛瞪大了眼睛。

小师叔道:“琅琊县靠海,海中具有盐,我们吃盐何须从其他地方购买呢?煮盐费力费时废材料,晒盐虽然时间长了一点儿,但每次得到的量却非常大。等我让人修好晒盐池,以后琅琊县百姓吃盐就不用愁了。不止琅琊,整个徐州吃盐都不成问题。”

小诸葛听得脸色肃然,向小师叔深深行了一礼:“我代徐州的百姓,感谢大人的恩德。”

因为生产力低下,吃盐对百姓们来说真心奢侈,但人不能不吃盐,否则连干活都没有力气。

若是晒盐真的能够加大产量降低盐价,让百姓们都能吃得起盐,那真是造福苍生的大好事。

小诸葛想想小师叔来了琅琊后的一系列举动,忍不住更加尊敬小师叔了。

小师叔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为百姓考虑,都是造福苍生的大好事。

这样的人,跟圣人无疑。

若是坐在龙椅上的人跟小师叔一样就好了。

可惜,眼前的人怎么就不姓刘,不是皇家人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