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了,除南域诸国,南下之后可往西去,天竺、安息等国也在,这些都是大国了!”说到这里,陈嫣又高兴了起来:“罗马,还是罗马最大!和罗马的生意做的也大!”
虽然陈嫣的商队第一次真正自己踏上了罗马城的土地,但在此之前,彼此的生意已经开始了。在船队探索到红海的时候,已经可以在埃及进行贸易了!贸易量可一点儿不小!
之前罗马想要得到大汉的商品,得靠中间商安息帝国,安息帝国的商人往来于大汉和罗马之间,赚够了利润。现在陈嫣的船队从海上出发,等于是绕过了安息帝国的势力,直接和罗马接头了,这也算是砸了人家的饭碗!
这还是这个时候消息传的慢,安息帝国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反应过来了,陈嫣在安息帝国的生意都会受到影响。不过也不可能因为安息不乐意,陈嫣就不做这些了。她当初开拓海上航线,为的就是打通东西方。
怎么可能因为安息不乐意就不干了!
罗马显然也默契地向安息帝国隐瞒了消息,虽然不知道能瞒到什么时候,但能多瞒一会儿就多瞒一会儿吧。
对于罗马来说,陈嫣船队带来的商品更优质、更丰富、价钱更低!而且这个时候埃及是罗马的行省,还能让埃及收一波税!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有动力和陈嫣的船队在埃及做生意!
在知道今后船队会越来越多后,埃及这边活动的罗马商队都变多了!
说实话,陈嫣真心觉得这是个好时代!现在集团可以说是生产多少产品就能卖出多少产品…如果不是因为她有打通东西方的想法,这个时候不开通通往西方的海上商路都没问题,因为大汉国内的消费市场已经很大了,可以消耗掉她的产品。
当然,现在可以销往南洋,销往中亚,销往罗马,这会让商品生产进一步扩大,始终保持扩大动力…这也是好处。
罗马势力范围内的人口也不少了,其中并不缺乏拥有很高消费能力的人群。或者说这种人占比很低,然而再低的占比,总人口一多,绝对数量也会多起来。
大汉的丝绸、玻璃器、瓷器、蜡烛、香水等等都在罗马深受欢迎,另外,船队还会在沿途售卖货物、采买一些当地商品。比如在天竺,就会采买一大批胡椒。此时胡椒已经在大汉开始种植了,但供给本土市场都还差得远,就更别说外销了。所以想要给罗马卖胡椒,只能从天竺这个原产地想办法了。
相比起华夏这个‘邻居’,天竺的胡椒似乎更早旅行到了遥远的西方。事实上,早在埃及法老时代,胡椒就已经是地中海沿岸世界有名的调味品了…有名且名贵!由于中间商赚差价赚的丧心病狂,且完全垄断了贸易,胡椒的价格在古代非常可怕。
其实在中国古代,胡椒也很贵,很多有钱人家甚至将囤积起来的胡椒当成是一种保值资产。所以历史上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家里会抄出巨量的胡椒。所以《金瓶梅》里面的富婆李瓶儿会在家里面存储一些胡椒,后面要凑钱的时候就让西门庆拿去卖掉(小说虽然背景设定在宋代,但反映的是真实的明朝生活)。
但中国古代的贵和西方的贵完全是两回事,中国古代虽然一直也没有实现自己生产胡椒,但也没有一个那么厉害的中间商。所以非底层的百姓还是能够享用胡椒的,也因此在一些城市,胡椒消耗量非常惊人,吓到了不少当时来到华夏的西方传教士、学者。
在西方,胡椒可是被称为‘黑色黄金’的!其价值可想而知。
罗马人也是出了名的迷恋胡椒,看看古罗马的菜谱就知道了,罗马城里的居民离开了胡椒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菜了!用到胡椒的菜色竟占了大部分(能生活在罗马城而不是奴隶,估计也是有财力的了,使用胡椒应该是日常消费)。
听到陈嫣如此在意和罗马的生意,对罗马的‘大’‘富’赞不绝口,刘彻有些疑惑:“大秦真强盛如此?”
“自然是的,若不是如此,当初为何取名为‘大秦’?”陈嫣笑着反问。
虽然当初取名为大秦确实是听了中间一些国家的描述,觉得对方可以比拟强秦,这才这么称呼的。但真要让刘彻这个‘天之子’承认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可以和大汉相比的国家,还是有些困难的。
emmm,匈奴虽然可以在军事上和大汉打的有来有回(实际上,这几年以前,匈奴是压制大汉的),但匈奴实际上是一个落后国家,文化、技术、生产等方面都很弱,就是武力强而已。面对匈奴,刘彻可以保持优越感,俯视对方。
也不过就是穷兵黩武、寡廉鲜耻而已!华夏一般称呼这种为‘夷狄’!
但听陈嫣的描述,似乎这个罗马和匈奴不一样。同样有很多先贤,同样有很多经典,国内可取之处就更多了…这样的国家是不好用夷狄去形容的。然而这样的话,华夏中心的理论似乎就有一些问题了。
而华夏君王就是上天之子,这似乎也有些说不通了。
上天难道不是应该将人道之主放在世界最中心的地方吗?难道老天还准备了几个人道之主?
陈嫣这个时候也看出了刘彻的矛盾,她也无意于动摇刘彻这方面的时间观…以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来说,这方面被动摇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于是解释道:“虽说罗马一统地中海沿岸,甚至势力向外延伸甚远,但却是不能与大汉相比的。”
陈嫣也不是在说假话,罗马的伟大不必去怀疑,但罗马也不是真的就那么好了。事实上,后世很多人对罗马都有相当程度上的误会。至少从陈嫣的角度,她并不觉得罗马在各方面会比同时代的汉朝强。
罗马最纠结的一点就是他的行政管理。
看起来罗马统治着广大的地区,但这个地区吧…并不像大汉这样,真的是统治了如此广大的土地,而是更接近于蒙古帝国——蒙古曾经建立起了一个无比广袤的国家,元朝统治的华夏只能算是一部分。甚至因为国家太大,不得不有几位君王分管。当然,名义上君王只是分管,大家是一个家族的,这个帝国是一个帝国!
而统治如此广大的地区,这种时候已经不能称之为‘统治’,更应叫做‘势力范围’。
罗马并不是地图上显示的那样,统治了那样大的国家,而是标识着罗马的地区都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在这一点上,罗马这个海洋国家,和游牧政权是更加接近的。
稳定的农业国想要统治这么大的土地尚且是噩梦级难度,城邦国家底子、海洋国家特性的罗马想要真正统治这么大的土地,那就真是纯粹妄想了!
此外,罗马的问题还有很多。像是如今,罗马在十多年前灭亡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迦太基之后,就陷入了内部的争权夺利,国家已经是不改革不行的边缘——事实上,罗马确实在改革。
陈嫣自己不知道这段历史,对于罗马的历史了解,她只知道凯撒、屋大维、埃及艳后…至于那些学者,她还常常和古希腊的弄混,不提也罢!而根据那些罗马的学者所说,现在的罗马没有凯撒,没有屋大维,显然还没有到陈嫣稍微有点儿印象的时期。
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那些学者说的,
“罗马之共和其实也不甚出奇,周时旧事而已…”陈嫣毫无心理负担地道。
第333章 东山(3)
“案牍劳形!”陈嫣忍不住嘀嘀咕咕。
一旁有辅助她做事的秘书团体, 大家纷纷低着头, 一副认真工作的样子, 似乎没有听到大boss说任何话。只有王温舒冷笑了一声,扔下手上的文书, 看着她,一脸‘你认真的?’。
陈嫣相当理直气壮地看过去…她当然是认真的!虽然手下的人比她更忙碌,这会儿其实是在休年假的王温舒也被抓壮丁来做事了,但看看她最近的工作量, 她觉得自己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
最近的陈嫣确实忙翻天了!
当日,她收到海运号直接送来的信件之后, 仿佛是一个信号, 她悠哉游哉的好日子就这样结束了!之后的日子每天都是快车道,连一口喘气的日子都没有!过去的她从来都没有这么忙过!
然而事实是事实, 王温舒却一点儿也不可怜她, 反而觉得她这一切都是自找的!好好的,只做自己的生意就是了, 再忙也忙不到这个程度——这倒是真话,集团内也有业务格外繁忙的时期,特别是一些陈嫣亲自挂帅的项目上马的时候,陈嫣也不得清闲。
但是, 那种忙碌和如今分.身乏术,甚至一地鸡毛的忙碌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这都是因为陈嫣现在可以说是‘身兼两职’…一方面, 她是集团的大boss。另一方面, 现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编书工作, 她也在其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没办法,比她更专业的,没有她通管理,比她更通管理的,不如她善经营…各方面都比她强的嘛,或许存在,但人家肯定不会在长安围着这些事打转。
只能说,幸亏太学项目还在讨论中,而且预计也不太可能让她在其中做什么,不然的话,陈嫣才真是忙的飞起!
“那群名士编书做注,争的他们的名利。你涉足其中能得什么?聪明一些就该早早避开才是!”王温舒冷哼一声,道:“你如今怕是连个‘名’都捞不到!”
怎么说呢,王温舒这话也不错,陈嫣确实连个‘名’都没有捞到,字面意义上的。现在在做编书工作的,朝廷这边负责协调、组织等工作的官吏就不用说了,肯定都是有名有姓有编制的。而名士,甚至他们自带的弟子助理,只要人数不过分,也都有一个最低的‘津贴’可以拿,算是朝廷认可了。
只有陈嫣,她做的工作很多,但明面上的一切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职务上面,她是个女子,这种事确实没办法。给女子授官、授爵的事情在封建社会有,但那是极其罕见的特例,一般也只发生在既成事实上(比如某地爆发战争,一位女性领导众人打仗,并且还赢了。这种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朝廷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嘉奖了…)。
这里直接给陈嫣安排一个正经位置,也不现实。
当然,如果刘彻拍脑袋想主意,就是想做这种操作,那也不是不行,历史上谁还没有几个例外呢?这种事情说到底也不关乎国家存亡,君王硬是要做一回非主流,也没有人非得和他硬刚…硬刚也没有用。
但,就算刘彻非要拍脑袋想主意,陈嫣却是不会拍脑袋想主意的。
这个虚名什么用都没有,拿了之后反而会因为‘犯禁’,被学术界的一帮学者仇视,何必呢!现在她在编书一事之中没有任何官方的身份,可是她的地位一点儿也不低,大家也尊重她。想必借助这件事,她在学术界的威望也会大涨。
事实上,任何一个参与编书的人都会威望大涨。这就是资历!将来和人装逼的时候就说‘老朽不才,元朔年间为天下纂书做注,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可以想见,这些编好的书籍会成为很长时间内国家的‘标准’。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标准’的水平不太够,但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正统!
这就像是学生见了小时候教科书的某位文章作者,该‘久仰久仰’的时候是躲不掉的!
别说陈嫣一个做生意的,在学术界威望大涨没什么用!实际上,任何时代,成为一个话语权很强的人,或者和话语权很强的人搞好关系,这都是稳赚不赔的。
就说这些年吧,陈嫣其实有很多生意是反传统的,一些老派的学者未必没有意见。而这些人一旦有意见,那可就麻烦了!见过现代的舆论杀人么,这个时代也差不多!
现代舆论的力量看起来比古代大,但现代舆论的圈子也大啊,力量经过稀释之后也就不打眼了。古代舆论本身的力量就不弱了,关键是他的圈子很小很封闭,所以只要动用这份力量,影响往往是立竿见影的。
然而,因为陈嫣和学术界的关系好,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虽说一个学者的态度不能和私交相混,但事实就是,能够做到分的清清楚楚的,始终是少之又少…人始终是人啊!
陈嫣每年给大学者赞助,这笔赞助当然不是直接给的…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直接拿钱呢!她都是以学术的名义,资助这些有办学或者做研究的学者做相关工作。现阶段,不少学院都有她的资助,还有一些古籍复原、经典研究工作,也是拿了她的经费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当初拿钱的时候没有拒绝,后面只要陈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瑕疵,这些人是不好意思翻脸的。不然他们成什么人了,成一个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混账?
不过如果陈嫣真的有原则上的问题,而且还被外界发现了,他们是会翻脸的。因为他们也不可能要这样的人的钱,这种钱谁也不敢拿——这个时代的学术界虽然没有发展到道德洁癖的程度,不少名士还有黑料,但道德始终是不同学派共同的追求。
一个道德破产的人,学术圈子都会纷纷与之划清界限…不然的话,就会有自己也跟着风评被害的风险。
商人在古代农业社会是得不到好评价的,很多时候也会被攻击为为富不仁,事实上,古代绝大多数时候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商人也都是不怎么光彩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陈嫣可以说是带着原罪的!
学术界能对她的所作所为全都视而不见,全面淡化存在感,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就了!而陈嫣做到了!
不只是学术大佬们得了陈嫣的好处,不好说坏话,就是还没有出门闯荡的年轻学生也是一样——陈嫣在各个学院里设置了奖学金!学习成绩好、且家境差的可以申请。
家贫学子在这件事上是受益了的,等到将来走出书院也会记得这个好。或许关键的事情上帮不上什么忙,但陈嫣本来也不指望他们帮什么忙,只要不会给她制造麻烦,她就谢天谢地了!
而且,就算是那些没有拿过奖学金的学子,也会对陈嫣抱有好感。无他,只因为这些学者是一个群体的,如果自己的同窗能因为奖学金受益,他们是很难对送出这样好处的人有恶感的。
这就像是后世的大学,某个富豪给学校设立奖学金。即使是那些自觉没有资格竞争这个奖学金的学生,也会对这个富豪有好感。不管怎么说,是学生整体受益了,如果这种人越来越多,对所有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而且有钱人的钱,人家自己可以决定怎么花。这种情况下,人家愿意支持教育事业,这总是能让在教育中受益的人本能地高看一眼的。
这件事做了这些年,效果渐渐就起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受益,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即使是原本不明白陈嫣所作所为,真的以为她是一个心向学界的人的下属,这个时候也看出意思来了。
“捞不到名利也就罢了…”陈嫣满不在乎地道:“也不图那点儿名利…该记得我好处的人始终是记得的。”
陈嫣在编书工作中做的事情其实很不好形容,笼统地说,她就是一个做杂活儿的,给各位学者行方便。听起来有点儿像宋飞熊在研究所做的工作,但陈嫣又没到宋飞熊那个程度,人家那可是‘大管家’!
一边,她得想办法给大家协调关系…正如预料中的,编书工作中一旦有什么分歧的,持不同意见的人就能给打出猪脑子来!而劝和的,估计会被两方,甚至三方围殴。
当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得陈嫣去调解了。陈嫣之所以能够调解,是因为她确实懂行!另外也是因为她被当作是天子的代言人。前者让大家信服她,后者让大家不得不信服她。
其实陈嫣并不稀罕做这个,她已经参与进了这个项目里,想刷的声望总能刷到,根本不用做这种琐碎、繁重,且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的工作。但关键是,能做这件事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她本身就是最合适的一个!
一开始是有人尝试着找她‘仲裁’,是的,一开始是编书编委会主动找她的,她只是被动接受,后来才变成常态。刘彻那里知道了,这才补了一个半是过了明路的说法。
按照这个说法,她也算是编委会的顾问之一,可以参与到编委会的工作中。这并不是官职,实际上,也确实有女子在这个位置上,所以她也不算扎眼——有的名士精心教育子女,女儿并不比儿子差的也有,在传承稀少的情况下,大家也不好挑剔对方是男是女了。
陈嫣这个身份和她所做的工作其实并不相符,不过大家都能领会精神。说白了,这就是天子给陈嫣过明路,没人不懂。
这个时候看遍整个朝廷,能做刘彻代理人的,要么是天子御用的学者,要么干脆就是官员。
关键是,即使是天子御用的学者,也有门户之见,不可能公正客观地看待各个学派,如此仲裁地合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官员,虽然能够淡化自己的学派出身,稍微公正一些,可他们的专业性又是一个很受怀疑的问题。
比如公孙弘吧,他刚刚从左内史上升职了,如今是御史大夫,这可是三公了!
他是有名的学而优则仕,学者从政,他是最佳代表之一。毕竟当初举孝廉,他被推荐来长安,可不是只靠他的孝顺!然而,即便是他,真正的大学者们都是看不上眼的!
无他,纯粹学术水平来说,他确实无法在顶尖那一撮站住脚。
公孙弘有天赋、肯下苦功,当年牧猪读书的事情外界不知道吹了多少遍了!然而一个事实就是,他读书发奋很晚,读书的时候也不能真的专心于读书。这种情况下,就算再有天赋、再努力又怎样?难道其他人就不努力,就没天赋了?
事实就是,华夏自古人多,争到精英那个级别,谁都是极端努力的,拼的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点点微乎其微的天赋差别。
公孙弘的天赋有多高暂且不论,但他基础差却是明摆着的。两个学者,同样有天赋,同样努力。然而其中一个从小刻苦打基础,青年时代也能够专心认真读书。而另一个,少时只当是一个小吏培养,好不容易中年发奋了,却有生计上的忧虑,不得不一边谋生一边读书。
不得不说,后者会更有社会上的经验,运用知识做实事的时候或许更有优势,情商也会更高。但就学术而论学术,肯定是前者水平更高啊!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这都是学习的最佳年纪,记忆力、反应能力等等都在巅峰,之后再学习,总归不如…更别提积累上的差别了。
而这样的公孙弘,已经是学术水平最高的官员之一了。
相比之下,陈嫣就不同了。她从小在未央宫长大,是刘启膝头启的蒙!后来跟着刘彻蹭这个时代最高的师资力量。后来也因为刘彻的关系,在不知道多少名士学者学习,这些学者的课有钱都上不到!然而对于陈嫣来说却是想听就听!
陈嫣又有上辈子的一些余泽,各种因素叠加,她的基础绝对是顶尖的!再加上她的眼界,她那总能与众不同而又很有见地的视角,哪怕单纯论学术水平她都是不低的了。更何况,她还不拘于学派!不存在了解儒家却对法家一窍不通,或者对墨家、道家了解寥寥的情况。
说实话,在陈嫣之前,也有其他人试图去做这个仲裁工作,只是总是难以服众。要么是话语不够有力量,要么是水平不够,再不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学界的利益相关群体,总会让人怀疑是在为自己的学派谋私利……
直到找到陈嫣,这件事才算是解决了!
虽然大家依旧免不了各种不对付,陈嫣的协调也不见得每次都有用。但总算是有一个大家大概认可的协调方法、协调人了,这让编书这个项目就算是磕磕绊绊,但到底是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