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金军在长江的水军只有一万多人,共有战船三百多条,其有有近一半是海船,而另一半则是从长江沿岸征调的渔船、商船,现在都停泊在建康府的长江边的水寨中。<?水军统制是邹桓、唐准。两人万万没有想到,一直在攻打江北的宋朝水军会突然向他们进攻过来,但宋军已杀到眼前,也只得硬着头皮率领船队出来迎战。
宋军双方的船队在建康府和和州交界的江面上展开激战,金军的水军无论是兵力、战船、素质、武器都远不及宋军,李宝更是打水仗的老手,而且又是逆流对顺流,那里是宋军的对手,被宋军几个冲锋就搅得阵型大乱,然后又是一阵猛烈的火箭火炮,杀得金军的战船纷纷起火,士兵昏头转向,被宋军杀得大败,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宋军击沉近百艘战船。
邹桓、唐准一见势不妙,知道金军必败无疑,不敢再继续战下云,立刻调转船头,向建康败退。而李宝却丝毫不放,率领船队,跟在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建康城边,跟着败军一起杀入了水军大寨中。金军根本无力阻挡宋军,被宋军杀入寨中四处放火。岸上的金军虽然接到消息,赶来增援,但苦于没有船只了,也只能站在水道干瞪眼,毫无办法。
眼看水寨被宋军攻破,邹桓和唐准也知道再不跑只会被宋军困死在寨中,因此带着剩下的战船逃出大寨,邹桓领着七八十艘战船从秦淮河逃入莫愁湖内躲避。而唐准则带着一百多艘战船顺江而下,逃到镇江府去了。
在建康一带长江水面十分宽阔,在江心分布着数个大小不等的江州,宋军的水军打败了金军之后,居然不再返回,李宝下令战船全部留下停泊在洲边,彻底封锁江面,绝不许金国的任何船只靠近建康。
三天之后,李显忠的大军也6继赶到了和州的长江北岸边。李宝留下三百战船继续驻守长江。其他战船全部转回和州,接应宋军渡江。
守卫建康府的金将叫夹谷积臣,到了这个时候那还不明白,现在宋军这是要渡过长江,进攻建康了。顿时被吓得可不清。建康城虽然是易守难攻,而且城中的粮草物资也不缺,但现在城中只有三万金兵,另加一万多南宋的降兵,那里挡得住宋朝的大军进攻,因此夹谷积臣一面组织人马备战守城,一面又急忙向临安府出告急文书,要求来援兵。
三天以后,夹谷积臣就接到了临安的回文,称右副元帅完颜长之将率领十三万大军来授救建康,不日既到,请他不用但心,一定要坚守城池,等待援军赶到。
接到回文之后,夹谷积臣心里这才安心了一些。但这时宋军的主力大军以经全部由和州渡过了长江,现在太平州一带集结,先锋人马以经抵达建康的南城下。夹谷积臣的心不禁又提了起来,现在只能日日盼望援军快些赶到。
江宁镇位于建康府西南三十里处,与当年楚霸王自刎身亡的乌江隔江相望,现在是李显忠在江北的临时指挥部。
这时杨炎也己率七万大军屯驻溧水一线,正在积极准备,阻击金军。而临安的细作以经传回消息,金军有意放弃临安,北渡回国,完颜长之以经集结了十三万大军,准备前来支援建康。
就在李显忠到达江南的第二天,杨炎就赶到江宁镇,和李显忠会面,商议两军配合攻取建康的诸项安排。并且给李显忠送来一批火器,和一百架床弩,还有征集到的数万民夫,以助李显忠攻下建康。李显忠自然十分高兴,向杨炎连声道谢。作为回报,李显忠调出一百二十条战船,由姑孰溪进入丹阳湖,帮助杨炎阻击金军。
原来杨炎接到杨沂中的信后,也不禁感激杨沂中对自已的一片苦心。他本也不是贪图功利的人,只要能够打败金军,谁立功都一样,因此决定努力配合李显忠,攻下建康。因为这是两军第一次配合作战,因此有些事情,事先必商量好,以免生不必要的意外。
这时宋军渡过长江己有十万余人马。只是攻城的器械等物都还没有到齐,李显忠本还打算再等一会儿,等到人马器械都到齐之后,在开始进攻建康,但现在临安以经出了援军,李显忠知道时间紧迫,不容自己再等下去了。因此李显忠和杨炎开诚布公的商议了一下进攻建康和阻击金军的细节,以及互相之间的配合,并且也约定,两人每天都要互相传递各自进展情况,一但遇到紧急情况,再另行传递消息等等。
取得了统一的议建之后,杨炎当夜就离开江宁镇,返回溧水防守。第二天,李显忠也立刻下令出兵,进攻建康。
建康府是依水而建的,只有东南两面为6地,北有玄武湖,西有秦淮河,必须依靠水军进攻。但北侧玄武湖水道过于浅窄,水军的大舰根本无法驶入,只有西面的秦淮河可以走大船,因此水军的进攻重点应该放在西城,北城只能起牵制作用。而6地的主攻方向在南城,只在东面留出让金兵逃走的出口。
按李显忠的计划,将由自己率军主攻南城,李宝率水军主攻西城,另外派郭振率两万人马驻守建康府东面的东阳镇,以防镇江府的金军来支援。不过现在水军还需要运送攻城器械,因此暂时只能从南城展开进攻。不过好在现在还不是在正式攻城,而是攻城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这几天夹谷积臣由为紧张,因为宋军以经兵临城下了,但援军却还不见踪影。尽管目前宋军只是在东南两城外驻军,但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却不能只顾着东南两面,必须在四面全都进行布防才行。这就是守城的不利之处,必须面面俱到,不像进攻方,可以集中兵力,选择进攻一点。
当然这段时间以来,夹谷积臣也不是光盼望援军,没做其他的事情。而是在建康城中做好了充分的布置。夹谷积臣知道,在现在这种关建的时候,对南宋的降兵不能完全信任,想要守住建康,还必须依靠金军才行。因此将三万金军进行调配,在宋军主攻的南城布置了一万守军,东城布置了五千人守军,宋军暂时没有进攻的西城和北城各只布置了两千五百人守卫,留下一万人做为预备兵力。同时又在南城布置了十二架投石机和十五架床弩。这是目前建康城中仅有的大型远程攻击武器了。
而城中一万多南宋的降军则分为两部份,一半留在城中维持次序,另一半分布在四城,协助金兵守城。夹谷积臣将城中的民房拆毁数百间,把石料砖瓦木材都补充做守城的武器,又从城中的居民中强征了数万民夫,担任劳役,帮助运送物资,救治伤员等等。
等宋军到达建康城下的时候,城中的一切也都准备就绪了,只等着宋军来攻城了。而且夹谷沉臣也得到消息,援军以经到达了溧水,离建康府不足百里,但遇到了宋军的阻击,一但突破了宋军的阻击,就可以赶到建康。因此这时夹谷沉臣这才稍稍有了些信心,自己只能做到这一步,只希望完颜长之快些突破宋军的防线,赶到建康。
那知出乎夹谷积臣意料之外的是,宋军到达城下之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在建康府南城外周围掘沟筑垒,对建康南城外进行全面封锁。
金军善野战,而宋军善守城。但善守城者必善于攻城,在大型城池的攻防方面,宋军的能力一向都优于金军。李显忠当然知道,对进攻像建康这样的坚城,尽管现在城中守军的兵力不足,但是也不能像对待普通的州城一样。由其是在宋军的蹬云梯、塔车等大型攻城器具没有送到之前,如果盲目强攻,只能落个损兵拆将,徒劳无功的结局。因此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充份的前期准备。
因此在开始的几天里,宋军在建康府南城外四周遍挖深壕,数万大军连同征调的十万余名民夫一起动手,挖掘工作进行得极快,往往一天就能挖出数里的壕沟来,由于挖掘都是在壕沟里进行,守城金军的弓箭也射不着,因此只用了数天时间,在建康府的南城外的壕沟通道就大体形成。
这些壕沟都是深达丈许,宽度达两丈,并且利用城外的丘陵,设立了数个有强大防御力的木寨,以陷马坑环绕,只余出入通道,由壕沟相连,其中有两个木寨离城墙只有百余步的距离,而最远的壕沟,以经挖到离建康城墙不足五十步。这样一来,不禁能够掩藏进攻的兵力,而且将大幅限制守城军反击或突围的机会。并且在壕沟上铺列木板,既可以遮挡金军的石块,弓箭保护壕沟中的士兵,也可以供攻城的军队和大型器具通过。
夹谷积臣也是有相当经验的战将,但与大多数金朝将领相同,他更善长的是野战,而不是城市的攻防战。事实上金朝南侵的时候,也极少主大规模的城市攻防战,在这方面,金朝将领普遍缺少经验。因此在宋军刚开始挖掘壕沟的时候,夹谷积臣到并不在意,相反认为宋军不来攻城,反而可以乐得轻松,等侍援军。
不过夹谷沉臣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宋军的用意,但也觉得不能任由宋军这样进行下去,见弓箭射不中宋军,曾经两次派出军队出击,骚扰宋军的挖掘工作。但宋军也早准备警戒的兵力,人马都躲在壕坑里,平时看不见,一到金军出击,也立刻出来迎战。
两方激战一场,互有伤损,但两次都成功的阻击住金军的出击,使挖掘工作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金军守城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夹谷积臣也不敢再这么白白耗费兵力,因此也不敢再派军出击,
数日后,环城的壕沟初步形成之后,宋军又在城外堆起数座高达数丈的土山,垒得出建康的城墙还高,而且全部在在离建康府两三百步左右距离内。并且在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内树立起十余座五丈多高的箭塔来,在建康府南城周围拼命抢占制高点。用以在攻城的时候以弓箭压制金军,掩护攻城的宋军。
当然在宋军修筑这些工事的时候,都是在壕沟以外的地方进行,因此都是冒着金军的箭雨工作,虽然做了保护措施,但也付出了数百人的代价。
而且李显忠在建康城外修筑各种工事的同时,又在秦淮河上游一带的丘陵高地上修筑以木、石构筑的营寨,以防备金军绕过杨炎在溧水的防线,赶来救援建康。
虽然这几天以来宋军并没有直接来攻城,但遍布城外的壕沟,木寨,土山,箭塔逐渐逼近建康城的城墙,攻守兼资,对守军构成比不住猛攻更为庞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夹谷积臣也知道不妙,心里不禁大为后悔,也顾不得但心损失兵力,不断从城中派军出击,努力想填平靠近城边的壕沟,摧毁宋军的工事。但以经挖掘好的壕沟成功的阻挡了金军出击的度,金军的骑兵也缩手缩脚,挥不了作用,而且宋军也早有准备,因此金军数次出击,损失了数百士兵,但都徒劳无果,即使能够填平一小段壕沟,但等到金军一退回城中,很快就又被宋军挖开。
夹谷积臣这知道宋军这些工事的厉害,心里暗暗叫苦,但却无计可施,只能盼望援军到。
而且这时宋军以经成功的在城外占领了十几个制高点,将床弩安放在土山上,向建康城中射。连同每一个箭塔,也向建康城内不断射出箭矢,还击金军。
夹谷积臣心知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但宋军展开全面进攻,自己恐怕坚持不了三五天。而且这好几天了,援军为何还没有来到。无奈之下,夹谷积臣只得又连续向完颜长之出告急文书,催促他快点赶到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