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消息了
“主子,咱们怕是等不到那日了。”他身边的人提醒着苏子烨。
“我知!”苏子烨平淡地回答,又听他道:“那又如何?”
是啊,那又怎样呢?
他可是苏子烨,大周皇室子孙!
刘稻香与苏子烨分别后,去买了菜后,见时辰不早了,这才吃力的背着小竹篓往镇口赶,路过一吃摊时,想起自家长了两颗门牙的三妹,不由止了脚步,去那摊子上买了十个大肉包,想着爹爹一人三个,自己与姐姐吃两个,再顺便给自家三妹投点食。
她回到家的时候,刘三贵还不曾回来,听她娘说,自家便宜老爹带人去山上找树去了,今儿挑好做个记号,明儿就叫人去山上伐树。
“娘,咱们做腊肠吃吧,今儿运气好,买了四副呢!”刘稻香想着熏得金黄的腊肠就着大蒜苗子炒,想想那香气,勾得她肚里的馋虫直打滚儿。
张桂花看着自家闺女那馋样,越发心软的一塌糊涂。
她想起了一家子挤在老宅子里的情景,那时候刘齐氏每逢过年都会做些腊肉腊肠,院子里都晒满了,每每吩咐自家二闺女坐在院子里瞧着,不要让猫给叼走了。
她从来不知,自家二闺女原来也很爱吃腊肠,想起这一事,心里又隐隐做痛,因此,越发疼宠着刘稻香了:“以前都是娘不好,行,咱闺女说做成啥,咱就做成啥。”
“娘,哪来的苞谷种?”刘稻香注意到灶屋一侧的一个簸箕里有几斤金灿灿的玉米粒儿。
张桂花笑道:“那院子外头不是有几亩荒地么?若是种别的怕被鸡给祸祸了,到不如种上些苞谷,即能让鸡在里头吃虫子,又能收上一些苞谷,怎么着也是能省上些的,趁着现在才早春,早点种上,说不得今年还能种上两回。”
青州应是属南边,这边天热的时日长,天冷的时日短。
转眼又过了几日,这日,刘稻香正在给张桂花帮忙,上回去镇上买的猪大肠已腌渍好了,她们娘俩正把猪大肠挂在院里支起的竹杆上凉晒,等到大肠的水分干了些,便可以用锯木屑熏上了。
“请问这里可是刘三贵刘三爷家?”
院子门口响起一男子的声音。
乡下可不像大户人家,讲究什么男女大防。
刘稻香听到声音回头望向院门口,来人约莫三、四十来岁,一身细棉长衫,脚登一双黑细棉布鞋,眼放精光。
张桂花不识得来人,疑惑地问道:“请问这位大哥,你是谁?我是刘三贵家的。”
“哦,原来是弟妹。”来人恍然大悟,快步走了过来。
又听他道:“上回你家二姑娘跟九爷提了要买田地的事,九爷回去后跟我家大舅子说了,我是镇上的掮客,姓张,弟妹可唤我一声张大哥,弟妹只管放心,这十里八乡的人,但凡买卖过田地的,谁不知咱张掮客的,我可是在县衙里有报备过的,属官衙管的掮客。”
张桂花不懂这些,更不知掮客还分三六九等。
“娘,上回的确是我在镇上碰到了九爷,随口说起了咱外婆婆要买田的事。”
刘稻香又回头对张掮客笑道:“有劳张叔叔跑一趟了,还请屋里坐,我先去给张叔叔倒杯茶吃。”
张掮客望着刘稻香离去的背影,夸赞道:“弟妹教养了个好闺女,将来必定有大福气。”
好话人人都爱听,更何况,除了村里人,张桂花还是头一回得到外人的尊敬,心里头越发高兴,只觉早早搬离老宅是件很正确的事。
“多谢张大哥夸了!”
张桂花引了他去堂屋那边,搬了椅子放在堂屋外的台阶上,请了张掮客坐了。
刘稻香趁着去灶屋泡茶时,跑到后门口朝人多的地方喊了声爹爹。
刘三贵立马从人群里应了,又问她咋了,刘稻香只说有人找他,到没提来人是镇上的张掮客。
她端着泡好的茶水送给张掮客,笑道:“张叔叔请先吃杯茶,我爹爹在后头帮忙,这会儿正赶过来。”
“不急,不急,正好觉得口渴了,坐下来歇歇喝口水解解渴。”
开玩笑,眼前的这户人家可是入了九爷的青眼,他个小小掮客哪里敢拿乔。
刘三贵到时,张掮客手中的茶正好喝了一半。
两人互相寒暄一番,张掮客把这一次的来意道明。
“九爷托我家大家舅子带信回来时,正好我手上有这么一张单子,只不过当时那位总管不在这里,我怕事情有变,便没有来打搅三爷。”
张掮客常年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过是第一回来刘家,稍稍在外头打量了一番,不过是普通的农户,建的院墙却是圈了好几亩地在内,他不过是一眼,便知这家不是普通农户,因此,他才称刘三贵为三爷。
便是有敬着的意思。
“这么说,我们要买的田地有着落了?”刘三贵心中一喜。
若是自家岳母能从那偏远的五十里村搬来镇子附近,到是极为方便的。
要知道,他家离镇上不过是六里路罢了。
张掮客暗中留言意,见他一脸喜色,便知他家确确实实是要买那个数的田地,而且,在钱财方面来说,应该是拿得出来的。
这么一琢磨,心中便有了主意。
“因着你家要的是九亩良田六亩荒地,只是这般大小的田地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原本手上是有些零散地,多半是三五亩之类,即便能凑起了良田在一块儿,彼此离得不远,可荒地又离这些田不在一个方向,实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我想着,你们管理起来也麻烦,这不,刚好手上有这么一个单子,我便来问问你们可愿意买下。”
他的话说的是实情,谁买个田地,都希望地都是连在一块儿的,方便打理。
刘稻香也是个怕麻烦的,听到他的话还有下文,忙追问:“你说的那一单子可是数目不对?相差太远了,我们只怕也买不起。”
“小姑娘莫急。”张掮客笑呵呵地摆摆手,又道:“若真相差太远,我自也不会提起,我们做掮客的,总是要让你们买主儿高兴了才是,这块田地呢,在咱们镇子的西头,就挨着咱们镇子边,出了镇口就是了,你们也知道,咱们镇子边上有一条河,而这块地正挨着河边,不过是十亩良田并五亩荒地。”
刘稻香有些不解,又问:“即是河边,那处的田地自然是好卖的,我到不记得镇子西边哪里有荒地了,挨着河边好浇水,怕都是抢手的。”
“咱们镇子的主道是通南北,镇子东北边不远就是连着你们村,而那主道却是拐了一个弯去了西北边,你大概不知,咱们那河出了镇口西边拐了个弯直直去了南边,那户人家的十亩田正好挨着那块河,那田过去便是一块缓坡,说是五亩我瞧着怕是有七八亩,种田是不成的,只能种些大豆之类的,种苞谷却是不大好。”
这田地与旁人来说是不大划算,陈氏又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太过劳累,让她种些红薯,也不过是她习惯忙碌了,让她有些事儿做。
刘稻香笑了:“听着到像是块好地。”
张掮客笑道:“确实如小姑娘所言,不是我说呢,如果不是那户人家的主人突然想起要盘盘陈年帐,指不定这地还在那里躺着,这户人家的祖上原是住在咱们镇上的,只不过后来子孙有出息了,就搬去了州城,谁知,一代代传下来,到是把这里的地给忘了,去岁,那户人家的主子发现这里还有这么一小块地,这地儿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为了这么点地特意派人来收租实在不划算,便想着把这块地给卖了,要不是咱做掮客是不允许有自己的田地,我都想自己买下了。”
他暗中卖了个乖,就看这家人能不能听出他的话音了。
刘稻香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看来,那户人家的主人是瞧不上这点小地,就是不知他作价几何?”
“咱们这里的良田都是六两银一亩,荒地是一两银一亩,我们做掮客的,因我是在官衙报备过,每做成一笔单都要交税,因此,费用比一般的要稍微贵一两层,不过小姑娘只管放心,这报备过的可不能随意哄骗买主和卖主,银子也不从我手上过,等到价钱谈妥后,我便请了三爷一共去县衙过户,到时,三爷怕是要多带些银钱,过户入地契是另收费的,这个费用也是直接交给衙门的。”
刘稻香听得稀奇,觉得这个在官衙报备过的掮客还是很靠谱,又向张掮客讨教那未曾报备过的掮客与他又有何区别。
“小姑娘算是问对人了,我这报备过的有官府下发的文书,每一步都是正正经经地办着,那不被官府承认的掮客,心黑着呢,抬价压价,中间吃差价,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被承认的掮客,是无法帮人办妥红契的,到手的人拿的只是私下写的白契,那个真要说起来,是不算数的。”
刘稻香瞬间悟了,这就像现代的商品房与小产权房的区别。
其实,她早就猜到应是这么回事,之所以问出来,还是想让自家爹娘多长点见识。
以后再遇到要买田地房屋,就知道找什么样的人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