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两人会以这种方式团圆,秦皓有苦难言,这八年间他看着熟悉的面容却不一样的妻子,心头不知道有多难过。
苏明玉突然被他抱住,吓了一跳,被他捂在怀中,却闻到了他身上淡淡地澡豆清香,这宽阔又温柔的怀抱令苏明玉又生出熟悉之感,就像她的丈夫回来了。
十二年了,怀着娇姐儿的时候听到丈夫战死沙场,整整十二年了,她的伤痛似乎还在昨日,而今这个男人就这么突然站在她的面前,像丈夫一样的抱着她,他的肩头还有着同样的印记。
苏明玉眼眶一热,落下了眼泪。
柴房里正在劈柴的秦家老三抬头抹汗,从窗户边看到了后院拥抱着的两人,手中的斧头应声而落,他惊了一跳。
他娘说不会改嫁,这竟然跟他师父在一起了……
周望媳妇陈氏惦记着她的大公鸡,偷偷爬墙往这边瞧时,刚巧看到这一幕,吓得瞪大了眼睛。
一向高冷不近人情的秦婆子,从来没对哪个男子动过心,谁能想到在她自家后院藏着这么个男人,两人还不害臊的抱到了一起,秦婆子这是不要名声了么?
这前头还有儿女在呢,她真是胆子大啊。
陈氏捂着差点叫出声的嘴,再一次从墙头滑了下去,大公鸡什么的不重要了,而是秦婆子在后院私会男人这桩事,这可是丢脸的大事,陈氏赶紧回前头告诉她男人去。
“娘,师父,你们在做什么?”
秦家老三一脸受伤的看着两人,那干活后一身臭汗的样子,就知道刚才这孩子没偷过懒,可是两人这么抱着被儿子发现,很是尴尬。
苏明玉刚才也是疯头了,她差点儿把这个男人当成了她的丈夫,连忙一把推开他,整了整自己的衣裳。
秦皓不得不松了手,苏明玉往后退了几步,看着一脸受伤的三儿子,这孩子闷不吭声的在干活,她刚才来后院的时候没有看到他在哪儿,莫非是在柴房。
苏明玉看向柴房的窗户,这儿没有封窗,正好通风,那劈得满地都是的柴,就知道刚才这孩子在这儿瞧见了。
“娘,你要改嫁吗?”
秦万再一次问出口,声音涩涩的,带着不确定也带着不安。
谁知他没有等到母亲的回答,却听到他家师父开口:“你娘不改嫁,我加入你们秦家。”
师父要入赘?
秦万瞪大眼睛,显然不仅老三误会了,苏明玉也是误会了,她神色复杂地看向白夫子,看着眼前这个一不小心又看成是她丈夫的男人。
他真的要入赘么?
秦皓深深地看了苏明玉一眼,这就抓住秦家老三的衣襟,将人拉了出去,“小小年纪,不该看的不要看,什么也不懂,瞎折腾。”
随着他的声音远去,苏明玉搓了一把脸,心还在怦怦跳动,好半晌才平静下来,整了整衣裳,从后院出来,见前头儿女们似乎没有什么异样,看来老三没有乱说话,苏明玉也就放心了。
苏明玉回到屋里,便忍不住在书桌前坐下,将刚才她看到的那一幕不知不觉画了出来,这是她醒来后头一回握笔,竟然手腕不听使唤,看来前头借用她身体的两人是真不怎么握笔。
第一张没有画好,她把纸稿扔了,第二张终于将她看到了人画了出来,半露出的身形,肩头红梅的印记栩栩如生,越看越像她丈夫的模样。
只是脸上的面具,看来她一时半会儿难以取下。
夜里一家人吃饭,苏明玉感觉到一双灼灼的目光盯在她的脸上,她迎上他的目光看向他。
秦万的眼神在母亲和师父身上打了个转,随即端起了碗,“我去外头吃。”
娇姐儿看着三哥端着碗出去,她也跟了出去。
今个儿秦家吃红烧肉,兄妹两人坐院里吃,秦万吃得心不在焉的,娇姐儿却是吃得美滋滋的,直到看到院门口端着一碗卤肉过来的三娃子,兄妹两人才起了身。
三娃子懂得害羞了不敢直视娇姐儿的目光,事实上他比娇姐儿还矮了个半个头,两人年纪相当,男娃娃长得慢。
“我娘让我送来的,我娘今个儿去东山书院求了管事大人,我们可以继续在那儿做生意了,从明日开始,我娘打算去东山书院外盖间木屋棚子,到时候重新开张。”
娇姐儿不好意思接,秦万却是接了碗,“邻居家送吃的,我这就端给母亲去。”
以前都收赵叔家的吃食,现在也一样,不然婶娘怕是要多想。
秦万将碗端进堂屋,苏明玉看到这满满的一碗卤肉,立即起身去厨房捡了一大碗肉包子,让娇姐儿送到三娃子家里去。
也算是钱氏向她打招呼了,她要在东山书院重新开始做生意了。
第二日,苏明玉一家去东山书院外做生意,就看到对面钱氏带着赵大能先前交好的几位村民在搭木屋棚子,还是她原先卖卤肉的地方,是炸鸡店的斜对面。
钱氏忙前忙后的给师傅们送水喝,几人都叫她嫂子,会很快将木屋棚子搭建好的。
苏明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早上东山书院的这一波生意做完便闲了下来,到了晌午,没想到白夫子从东山书院出来了,直接坐棚子里要吃烤肉,还问有没有面,他饿了。
老三秦万和小女儿娇丫头都看向了自己的母亲,感觉两个大人之间似乎挺怪的。
苏明玉端了一碗烤肉盖面送上,还将一盘炸鸡放到了他面前。
老三赶紧给师父送上温水解渴。
这会儿陆续有读书郎过来买吃炸鸡,苏明玉正不动声色的打量白夫子呢,突然听到有读书郎提到了她家老二。
才上学两日的秦河没想到今天在东山书院出了名,今个儿遇上东山书院外门课堂的夫子盘问学生的学问,她聪明的儿子竟然没有一题答对的,被同窗嘲笑了。
这些读书郎在东山书院里头不好说同窗的坏话,到了外头又碍于这是秦家的炸鸡店,于是几人小声的交头接耳,无不说宁城的县学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像这样的秀才公参加明年的乡试,必定落榜,这位秦秀才当初还是袁教谕的核心弟子,来过东山书院学识交流,没想到夫子一问题目就答不上来了,可见肚子里没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