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冷兵器时代的军团级别战争史上,战场从里就不可能是一个点,而一定是一个面。
从浔阳江上游的程子口,到宫河的入江口一带,方圆百里范围之内,全都是战场区域。
在这片区域当中,有四万二千多清军。
虽说左部人马占据了一多半,汹汹近三万之众,但左部人马的战斗力低下战斗意志薄弱是不争的事实,阿济格从来就没有指望左梦庚的乌合之众能够击败对手,真正被他当做主力的还是八旗辫子兵。
一万两千八旗辫子兵是整个湖广的绝对主力,还有一个不满员的蒙古旗,总兵力也就是一万六千多战兵的样子,这才是阿济格真正的主力。
当初,就是用这支主力和大量的新附军,逼降了十倍数量的左梦庚,占据了整个湖广和赣西赣北一带。
阿济格的用兵方式和多铎如出一辙,就好像多铎利用新附军做炮灰打头阵一样,阿济格沿用了这种战法,让数量庞大的左部人马充当“肉盾”挡在自己的前面。
左部人马一触即溃,阿济格一点都没有感到意外。如果左梦庚的人马真的强悍到可以正面对抗明军精锐的话,当初也就不会那么“顺利”的向自己投降了。
真正让阿济格感到奇怪的是,李吴山竟然敢于一路穷追猛打,完全无视规模庞大的清军,直接就朝着这边冲了过来。
“这李吴山当初曾干掉了老十五,怎么说也就是人物了,怎如此的急躁?难道说他没有看出这是一个口袋阵?”
长子和度沉吟了好半天,又倒背着手在军用地图前看了好半天,才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说道:“阿玛布下的这个口袋阵分明就是三面合围的架势,连我都已经看出来了,那李吴山也是个久经战阵的宿将,又是此战的主帅,不可能看不破。以儿愚见,李吴山之所以如此不顾一切的前进,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军队有着绝对的自信……”
阿济格的长子和度从来都不是什么凶猛的悍将,反而更加侧重于谋略,而且眼光敏锐。和多铎、阿济格他们在血与火中厮杀出来的老一辈相比,虽然少了几分勇武剽悍之气,却多了几分阴柔,尤其是他的洞察力,连阿济格都深感佩服。
稍微愣了一下,阿济格才明白儿子说的“绝对自信”是什么意思,登时就恼了脸面:“你是说……这李吴山视我军如一触即溃的土鸡瓦狗?他根本就没有把这几万大军放在眼里?”
“阿玛或许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这个样子。”与恼羞成怒的父亲相比,身为儿子的合度反而心平气和:“无论是上一次的奇袭黄州,还是不久之前的九江之战,大旗军的火器兵都是肆无忌惮的平推横扫,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一合之敌,对于我军的轻慢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黄州和九江两场大战,李吴山都胜的非常轻松,把占据压倒性兵力优势的左梦庚各部打的落花流水,一路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阿济格虽然不希望儿子涨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但还不会糊涂都拒绝承认事实的地步。
大旗军火器兵的厉害,黄州和九江就是最好的注脚,阿济格知道对手很厉害,但却绝对没有达到超越自己的地步,他有这个自信:“瞬间击败左梦庚各部,看起来虽然夸张,其实也不是很难……”
以少量兵力击败规模庞大的左梦庚,真不是什么奇迹,阿济格本人就有这个能力。要不然的话,左梦庚又怎么会向他投降呢?
“李吴山率部速进,这不是孤军深入,而是掏心战法!”合度的手指指着地图上的那个黑色箭头说道:“若孩儿所料不错,李吴山一定会甩开沿江列阵的左部人马,直接朝着咱们这边扑过来。”
“这是因为他不认为左部人马会对其构成威胁,所以才敢于主动钻进三面合围的口袋大阵,直取核心中枢!”合度很有把握的说道:“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与其决战,阿玛应该率部后退……”
只要作为“口袋底”的八旗辫子兵主力不断的后退,利用广阔的空间形成拖拽效应,就可以一点一点的消耗对手的进攻惯性,直到对手师劳兵疲锐气尽失,到时候就可以利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活活的磨死对方。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阿济格当然知道这是最稳妥的战术,儿子能有这份眼光,确实有点强爷胜祖的意思,让人感觉非常欣慰,同时也有些失望。
“我的儿,你的眼光还是窄了!不能总盯着对手,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别处!”阿济格缓缓的站起身来,就好像是好最有耐烦心的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一道难题般,手把手的教授儿子这场仗应该怎么打:“单纯从战术上来看,我军确实应该以退为进拉扯对手,若此战是在关外,我一定会那么做,但这不是关外而是湖广,你明白了吗?”
合度心思最是聪慧,马上就领会了父亲的心意,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此战发生在关外,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辽西,身边的战友一定是非常强悍的辫子兵,或者是蒙八旗的人马也可以,就算是战斗力稍弱的汉八旗也可以那么干。但在这湖广之地,却没有那么可靠的战友。
父亲信不过左梦庚,不认为他们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左部人马的战斗力和有目共睹,在整个明清交替之际,就算不是最烂的,也绝对可以排得进倒数之列。如果阿济格的八旗主力一退,战斗意志薄弱的左部人马必定瞬间崩溃,所谓的口袋大阵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只有把主力顶在他们的后面,才能让他们充当炮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某些情形之下,兵力多并不一定就是优势,反而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成为累赘,阿济格所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
为了维持左部人马的战斗意志和大局,不得不把自己的主力钉死在这儿,反而失去了机动灵活的优势。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劣势,但阿济格却并不怎么在意,因为他和李吴山一样,都对自己的士兵拥有绝对的自信。
一万六千主力战兵当中,七成是从关外带出来的八旗精锐,剩余的部分蒙古旗战斗力同样强悍,而且是从关外一路追杀闯军,战斗经验异常丰富战斗意志极其坚韧,这才是阿济格真正的底气和实力。
虽然何洛会抽调了差不多四千,依旧有一万多精锐战兵。崇祯十七年冬,在豫西大战当中,就是这一万多战兵击溃了闯军四万多人马。
无论大旗军的火器兵再怎么强悍犀利,也肯定挡不住一万多八旗精锐。
主场作战的阿济格甚至不需要彻底击败对手,他只要打出一场胜仗,遏制住对手的进攻势头基本上就可以奠定最终的胜利局面,兵力优势就可以得到淋淋尽致的发挥。
左部人马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有组织的军队,最基本的战斗力还是有的。这样的军队一旦受挫就会一哄而散,哪怕仅仅只是小小的失败也会演变成为不可收拾的大溃败。若是他们发现了胜利的希望,则会一拥而上,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到时候三面合围可制全胜。
“阿玛是想用八旗精锐挡住对手的凶猛攻势,然后利用左部人马堆死对手?虽不见得高明,却相对可行……”
阿济格哈哈大笑着说道:“我八旗健卒是当世第一强兵,击明破闯所向披靡,未逢一败!左部连连败北之下,正可以让他们看看我的锋锐,让他们心甘情愿为我驱使而不敢生出二心。”
“这一场不仅仅只是为了湖广,也是为了给京城里的摄政王和太后看一看,到底谁才是大清的中流砥柱!”阿济格的话语虽然有些狂妄,但却没有失去理智反而更加清醒:“傅勒赫……”
次子傅勒赫大声应道:“在。”
“此战为父亲自上阵,你给我督着蒙古旗,垫在我的侧后,当我与敌激战之际趁势杀出……”
这样的安排,其实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儿子。
苦战之事由身为父亲的阿济格亲力亲为,到了收割的时候就让儿子上阵,好一番良苦用心!
“只要这一战能打出彩儿来,也好给你们索个贝勒……”
阿济格一直都想给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弄个像样的爵位,但摄政王却在这个事情上显得很小气,总是推三阻四说着“再历练历练”之类的敷衍之词。要是儿子能打个漂漂亮亮的胜仗,有了实实在在的军功,也就好理直气壮的索要封爵了。
有了贝勒的大帽子,再有军功垫底,这俩儿子就会成为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凭什么他代善的儿子就能封贝勒而我阿济格的儿子就不可以?
不管是为了大清国,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一场是必然是要打的,而且一定要打出辉煌大胜。
阿济格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