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太可恶了

苏辂对自己的惹祸能力一点逼数都没有,具体表现在听人说教的时候从来不会带入自己。

王安石这位大佬犯过的错,和他苏辂有什么关系!

苏辂听得科场八卦听得津津有味,又跟他爹打听起“奉旨填词柳三变”是否确有其事。

苏涣既是读书人,自然不可能没听说过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后来自己给改名叫柳永,所以柳永是他,柳三变是他,柳屯田还是他。

说到柳永,苏涣不免叹息一声,说这柳耆卿也是命途多舛,出身官宦之家,还以一首端方大气的《望海潮》年少成名,结果因为当时章圣皇帝不喜欢他这文风把他黜落了。

后来大伙也知道了,柳永写了首《鹤冲天》发牢骚,表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章圣皇帝一听,你还埋怨上了是吧?接下来的章圣皇帝在位期间柳永都没机会高中。

一直到赵祯继位许多年后,朝廷放出消息说要优待科举“回锅肉”,反复落第的士子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政策,柳永才暮年登科,只是官场也不怎么如意就是了。

若不是仕途这般坎坷,柳永也不会到死都坚持创作,出名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要知道北宋和南宋期间一共诞生八百多种新词调,他自己搞了百来个!

词在宋朝就是流行歌曲,相当于他自创了百来首曲子,后人都是照着这词调去填词,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慢词先锋。

搁现代柳永就是歌坛天王天后争相求歌的创作人。

可惜晏殊他们不太看得上柳永,觉得柳永太俗媚,一点都不高雅,也就年轻时那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比较能入眼,后来那些个淫-词艳曲简直污耳朵。

于是一把年纪的柳永便是中了进士,也没有人带他玩,蹉跎到最后也不过换了个“屯田员外郎”,成了后世人口中的“柳屯田”。

苏辂听了柳永的科举遭遇,也是叹气,真是成也靠词败也怪词。

苏涣正唏嘘着,却听儿子一脸庆幸地对说道:“幸好我不会写词。”

“……”

他的戒尺呢?

他那打磨得十分趁手的戒尺呢?

苏涣最终还是没揍儿子。

不写词也好,词终究是小道,像欧阳修这么能写文章的,目前也只写了那么几首慢词。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琢磨一下诗赋的写法!

对苏辂写的那些打油诗,苏涣着实是夸不下嘴。

这次的事也是他考虑不周全,他把儿子闲不住的性格给忘记了,这小子委实不知道“客气”两个字怎么写,连在御前都敢放肆,别人给跟杆子他能顺着爬上天去!

苏涣谆谆教诲:“总之,你到了御前给我谨言慎行,别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苏辂连连点头。

他很有分寸的。

根据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生平经历来看,搞豌豆实验非常安全。

毕竟孟德尔搞了八年终于印证了自己的学说,兴奋地召集同行开了个演讲,结果大伙都没听懂。

没办法,他同行都是博物学家,专门观察生物的,他冷不丁地引入了统计学和数学,难度一下子拉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所以一直到孟德尔去世,他的研究成果仍是寂寂无名,没人理会!

直至几十年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孟德尔当初的那份论文才让许多人惊为天人,直接把他推举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所以说,做豌豆实验没多惊世骇俗,至少没有被烧死的风险。

安全得很,安全得很。

顶多只是没人搭理你。

这也是苏辂直接把立项书送到赵祯案头的原因,有什么比国家一把手的支持更能推进一样新鲜事物?

要知道现代科学的起源地之一就是老英家的皇家学会,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这些著名科学家都曾是皇家学会的成员,他们拥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人脉、最好的平台,拿出来的成果更是影响着接下来的好几个世纪。

苏辂需要这样一个皇家学会,只是暂时不能提出来。

他年纪还小,可以先把种子埋下去,日后再来收获。

文官们虽然爱把工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称之为“奇技淫巧”,可大部分人依然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具体表现在,只要一样技术明显于民生大有益处,他们很愿意拨款拨人去支持!

苏辂要做的就是把搬出来的每一个研究项目都冠上“为国为民”的名头。

这个他可熟练了,闭上眼睛都能吹,以前他写立项报告时不就这么搞的吗?

难怪别人说要感念师恩,如今相隔千年,导师教他的这些本领依然大有用处!

苏辂把事情安排出去,自己又优哉游哉地蹲资善堂读书。

他早前已经听王安石吹牛逼说他儿子王雱是个聪明过人的少年天才,于是忽略了王雱的优异表现,专门对照着赵仲鍼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比照着赵仲鍼来表现,苏辂的读书生活过得非常轻松。

相比苏辂的悠闲,苏轼他们迎来了紧张的殿试。

所谓的殿试,就是所有人集中在宽敞的大殿中写命题作文,期间皇帝会过来溜达一圈,表示自己来当过主考官!

没办法,唐朝刚搞科举时,很多士子跑座师,在官场上共同进退,轻轻松松就结成一党。

老赵家上来后一琢磨,觉得这事儿不对味,麻溜地加试一场,由皇帝来当主考。

这样一来,皇帝是自己,座师也是自己,每届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他们就不能老师学生亲亲热热地拧成一股绳了!

苏辂这次又送苏轼他们到宫门前。

由于韩绛他们都要给赵祯打下手,所以今天他们资善堂放假了。

巧的是,他们又迎面撞上了王雱一行人。

如今他们已经有了同窗之谊,倒是不好转身就跑,苏辂只得上前与王雱打招呼,两个人一起目送自家亲戚进宫门。

苏辂见曾巩六人齐齐整整、一个不缺,心中有些羡慕:“你表叔六个都考上了啊?”

王雱点头。

他刚才发现苏洵没来,所以体贴地没有反问回去。

他为人虽有些傲气,等闲人都看不上眼,却也不至于没眼色到去戳人痛处。

今科举试苏洵两个儿子都考上了,自己却没考上,听着就怪难受的,他们还是得趁着年轻赶紧考个进士才行!

苏辂正要和王雱分别,就听到了赵仲鍼的叫唤:“苏贤弟,王贤兄,你们都在!”

苏辂转头看去,便见赵仲鍼逆着人潮往外跑,身后还跟着太监李宪。

赵仲鍼跑到他们面前,说道:“我听说殿试得考很久,要不我们去矾楼吃吃茶听听书,”他有点不好意思,“我还没去过矾楼,你们陪我去见识见识,我请客。”

苏辂和王雱也没去过,他们年纪小,平时都在家中吃饭,即便亲爹有机会出去应酬,一般也不会带上他们。

有人请客,苏辂自然没意见。

王雱也点点头。

三个人带着从人往矾楼而去,才行至矾楼附近,又听有人喊了一声:“苏贤弟!”

苏辂转身看去,一下子瞧见了许久没见过的李绍满脸兴奋地朝自己跑来,他身后还跟着个十来岁的少年郎,也不知是谁家孩子。

没等苏辂琢磨明白,李绍已经上前给了他一个熊抱:“这么久不见,可想死我了!你们这是要去矾楼吗?我也正想带小师弟去尝尝鲜,你和你的朋友们都与我一道过去吧,我请客!”

看着李绍上来就跟苏辂这么亲热,赵仲鍼一脸不高兴。

这莫非就是苏贤弟前些天提过的那位远在成都府的好兄弟?

太可恶了,一来就抢着请客,明明是他先要请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