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张俊平的底气

张俊平宽慰金永顺几句,才又接着问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来BJ?”

“得,缓过年来了!毕竟离过年也没多长时间了。”

听到金永顺提到快过年了,张俊平才恍然发现,已经进入腊月,离过年真的没多长时间了。

老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

时间过的是真快,不知不觉就要过年了,一时张俊平有些失神。

“张爷,主要是我想着,就算年前过来,也没办法开工。

咱没有生丝。”见张俊平没有开口说话,金永顺赶紧又解释了一句。

“也是!那就过了年再说吧!

我让人年前想想办法,趟趟路子,把生丝的采购渠道捋顺。”张俊平这才回过神来,笑着点点头。

“张爷,我这次去苏州顺便摸了了一下生丝的采购渠道。”

闻言张俊平看向金永顺,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态度很好。

得到鼓励,金永顺继续讲述自己打听到的情况,“情况不太乐观,生丝的收购销售都被丝绸公司和供销社的收购站把持着,私人很难插进去。

丝绸公司那边的生丝又不卖给私人。”

张俊平默默的点了点头。

八十年代初期做生意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尤其是制造业这一块,更难。

因为很多原材料都被那些国营企业把持着,私人企业很难插进去。

当初张俊平开家具厂的时候,如果不是提前想到这一点,拉着央美做大旗,也一样面临接了订单买不到木材的困境。

所以,张俊平的师父牵头搞公私合营,合并几家国营家具厂并不是老糊涂。

而是老谋深算。

明面上的口号是整合资源,提高京作家具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与苏做家具、广作家具一较长短。

但是,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采购的问题。

以前,张俊平打着央美的旗号还能买到木材,可是随着家具厂的发展,需要的木材会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原材料的供应就会变成制约工厂发展的瓶颈。

一旦和几家国营家具厂合并之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

合并之后的家具厂就有了直接到原产地采购的资格。

就一个采购资格,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让许多私营工厂老板蹲守垂足,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跑关系找门路。

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很火的职业,叫做倒爷。

倒爷就是倒腾各种物资商品的。

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倒爷就是去东北边境倒腾物资的那批人的专用称呼。

其实,倒爷的范围很广,在东北苏联边境倒腾物资的那是国际倒爷。

还有一批人,大院里的二代,他们也是倒爷,不过这些倒爷倒腾的不是物资,而是各种物资采购的批条。

这些二代就是帮那些私营工厂老板搞批条来从中牟利。

扯远了。

杨明德老谋深算,知道按照张俊平的发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木材制约住。

所以提前帮他谋划解决了原材料采购资格问题。

只是,张俊平更是棋高一招,把公私合营企业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

谷/span这样一来,采购资格更加不是问题。

这个年代,中外合资,比那些批条都管用。

一切为了经济发展。

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这可不仅仅是口号。

所以,在金永顺看来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张俊平只是淡淡一笑,“回头我让我们厂的王副厂长去和丝绸公司联系一下生丝采购的问题。

苏州那边不行,我们就去扬州,去珠江,去山东,再不行就去国外采购。

我到要看看,他们舍不舍得让我花外汇进口生丝。”

国内你不让我采购,那我就去国外采购。

一旦知道张俊平要拿宝贵的外汇去国外采购生丝,刘首长,甚至国家部位的领导都会亲自出面帮他协调联系生丝采购。

国家有那么多急需的机械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需要外汇购买,你拿外国去进口生丝,这不是胡闹吗?

这就是张俊平的底气。

“张爷,还是您牛!”张俊平淡淡的装x,让金永顺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要是在后世,金永顺一定竖着大拇指对张俊平说一句,“张爷,您这个x,我给满分!”

“好了,这件事辛苦你了!客气话我也不多说了,咱们兄弟日子长着呢!”

“对,对!咱们日子长着呢!以后张爷您有发财的道,想着我点!”金永顺讪笑着说道。

“怎么?金爷对现在的收入不满意?”张俊平挑眉笑道。

“嘿嘿,满意,满意!只是以前穷怕了,总想着多赚点钱!”

金永顺算是比较倒霉的那一代八旗子弟。

从小听着老一辈讲述着八旗贵胄的辉煌长大,跟着老一辈学了不少八旗子弟的臭毛病,吃的却是窝头咸菜。

“行!想多赚钱不丢人!以后有机会,我带着你!

对了,你最近帮我留意一下明清古籍,像什么大清会典,大明宝典,明清宫廷档案之类的古籍。”

“行,您放心,这些古籍,我一准帮您找来!

只是,大清会典还有大明宝典您要哪一个版本的?”

“呵呵,行家啊!”张俊平笑道:“不管是哪个版本,我都要!

如果你能把大清会典五个版本的都找齐最好!

你要是能把大清会典则例也都找齐,那就更好了!”

大清会典,一共有五个版本,分别是康熙会典一百六十二卷;雍正会典二百五十卷;乾隆会典一百卷;嘉庆会典八十卷;光绪会典一百卷。

大清会典则例类似于现代的司法案例。

不过大清会典则例是真不好找齐,因为这个太多了。

乾隆时期有大清会典则例180卷,到了嘉庆朝,增加到了920卷,光绪朝1220卷,另外还有附图270卷。

加起来足足有两千多卷。

前文说过,在经历了清末的战乱,民国的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时的搜刮,以及解放后大时代的洗礼。

想找齐大清会典以及大清会典则例,很难。

要花费极大的精力,还要有足够的运气才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