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乐乡(一)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中。

刘备公务繁忙,并未在夏口多待,很快就折返公安去了。他得认真准备即将到来的京口之行。淮南豪右的大队人马在夏口等了两天,随后按照刘备与雷远商议的结果,拆分成了雷氏宗族徒附和其余百姓两部。

因为荆州水军的运载能力有限,雷氏徒附又拆分为三队。第一队由雷远亲自带领,携带大部分的辎重,率先搭载船只前往乐乡。

为了装运这数千人的庐江雷氏徒附,荆州水军除了必须保持战备的船只以外,几乎将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合计大小船只二百余艘,其中包括了两艘巨大的楼船,另外,还征用了一些渔船。船队云集夏口之时白帆蔽日,气势甚是宏大。

临时调度大规模的船运,绝非易事。主要的难点在于,船只的载重量大小不同,而雷氏徒附各部、各队的人数、辎重规模也不同。如何将之妥善安置到每一艘船上,既使得各部的编制不至于太过散乱,又保证每艘船只的运输能力得到较充足的使用,辛彬、周虎等管事们已经反复计算衡量,费了不少心力。可到了实际登船的时候,总会生出各种新的矛盾或麻烦来。

好在雷远此前在灊山中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已经将原本分散在各家宗族的部曲大致统合,合计三千余人,这些部曲全都归属在庐江雷氏下属,受郭竟、王延等曲长的统领。此刻这三千多的部曲发挥出了作用,至少确保了登船现场的秩序井然,各种矛盾都得到顺利的解决。

荆州水军方面,倒不至于由关云长亲自负责这次运输任务。出面的将领,乃是关羽之子,担任荆州水军督将的关平。关平的性格极其细密谨慎,谈吐也很客气,简直不像通常所见的武人。他与雷远的协调配合也很顺畅。

所部全体登船以后,船队编组,放舟起行。因为冬季水浅,所以没有选择穿行汉水、夏水再至江津的路线,而是直接沿大江上溯,先向西南经赤壁、陆口,经过洞庭以后,再转向西北方向,最终抵达油口以西的乐乡。

这段路程说短不短,逆流而上,也急不得。

半路上,另有左将军府的一名年轻属员蒋琬受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之命登船,随身携来相关的文书,为雷远介绍有关乐乡县的具体情况。

乐乡县的范围,大概是孱陵的西部,以前汉时的高成县为主体,再加上夷道县的一部分和佷山县的一部分。高成县在建武六年时被省并,数百年来,原有的县城旧址之上陆续兴起过几个聚落,也曾经作为乡邑的中心。县城周边有几处水量丰沛的溪流,汇入到更南方的洈水和油水,可以通行小型的船舶。

因为去年以来,有一批从江北鄀县迁移过来的流民屯聚在县城旧址居住,而鄀县古名乐乡关的缘故,左将军府筹划在彼处新设一个名为乐乡的县。如今以乐乡县作为淮南人众的重新扎根之所,也体现了良好的祝愿。

只不过,因为过去数年的兵荒马乱,左将军府忙于处置军务,政令尚未直接及于此地。当地的流民也好,荆蛮部落也好,甚至可能还有逃散的败兵,都得雷远抵达以后自行应对。

这倒也在雷远的预料之中。随他第一批前往乐乡的,包括两千名敢战的部曲,和相关的武备,以此为凭,足以慑服一县了。更不消说还有蒋琬的协助。

蒋琬是零陵人,少有令名,刘备在公安立足以后,召他为书佐,作为左将军主簿殷观的下属。殷观年迈体弱,诸多事务都由蒋琬代理,而蒋琬处置得井井有条。许多人由此认为,蒋琬的高升不过指日间事。果然,当玄德公新设乐乡县的时候,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便推荐蒋琬担任县丞。

任谁都知道,这个乐乡县丞,可不仅仅是普通的县长佐贰之吏,同时也担负这左将军府与庐江雷氏这有力豪族间的沟通协调职责,这是左将军对蒋琬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数日之后,船只抵达乐乡境内的港湾。

港湾规模甚小,因为年久失修,可以停船的码头也不够,船只不得不轮流停靠。还有许多人只能涉水上陆。

蒋琬带了若干吏员先期下船,负责现场的指挥。他对港湾附近的地形很是熟悉,显然事先做过功课。

根据蒋琬的安排,首先尽量腾出可供下船的空间,然后将附近的平地分成三个区域。

如果某艘船只搭载的是建制完整的部曲,就让他们直接去设定为营地的区域,由王延在那里接应人手,并立即将之分派去搭建晚间住宿的营寨;如果船只搭载的是携家带口的普通百姓,则让他们在另一区域暂时等候,由周虎负责安抚之,待到营寨修建完毕以后再行入驻;如果是雷远本部的甲士或者骑队,则进入第三处区域,经过郭竟的整编以后,由军官带领折返现场,参与维持秩序。

这样的安排,可谓十分妥当。

饶是如此,毕竟也有数千人快速地下船,现场难免纷乱。有下船后找不到本部同伴的;有在船上晕船体弱,急需诊治的;有因为足踏实地而太过高兴,肆意奔走呼号结果遭到军官责打的;还有哭闹说找不到关系身家性命的行李的。一时间整个港口人喊马嘶,喧闹的有如集市。

雷远倒是难得清闲。他停留在楼船上,与关平聊着天,待到大部人马都登岸以后,才向关平告别,领着自家亲卫扈从登岸。

蒋琬还在忙碌,周虎带着几个地位较低的管事,匆匆赶来迎接。

雷远向周虎摆了摆手:“你自与蒋公琰协作,尽快安置部伍。我先往乐乡县城去看看。”

相比于北方,长江以南虽经多年以上的开发,总体来说仍属偏远,因此郡县的分布较少,每个郡县的辖区都非常之大。乐乡县是从夷道、孱陵、佷山三县各划了一块区域出来,但是南北东西的县境,也各有将近百里的距离,面积几乎及得上中原地区的一个小郡。县城的位置又偏西,与港湾有些距离。按照大队人马行进的速度,恐怕两天以后才能抵达。

所以,雷远打算带领少量随从,先行前往探看。

这都是早已安排定的,周虎连声称是。

刚转身走了几步,雷远又将他唤回来:“记得向各处营地重申军令。江南瘴疠之地,恐生疾病,又或有水土不服之事。各部人丁,如需喝水,务必煮沸之后饮用。此事重大,违者必予重责。”

“遵命!遵命!”

雷远看了看身边,樊宏、李贞两人俱在,还有名唤胡平、李齐的两人,也是最初那二十余名扈从中的幸存者。他另外再点了一支骑队,从容策马而去。

走了不过数里,便觉周边环境与港湾处的热闹相比,恰成鲜明的对比。

雷远在一处十字道口勒马观看,唯见林木茂盛,大概是因为地气湿润的缘故,即使在冬季也不显凋零,成片林地蔓延至西边远处,隐约与横亘群山相接,愈显苍莽。然而实在殊少人迹。

按照向导所说,此刻所处的东西向道路乃是峡江水陆道的东段延伸部分,属于前汉时修建的官道。路基高出两侧地面,路面宽阔,两边还有行道树……可即便雷远站在这官道上许久,也不见半个人影。

荆州之凋敝,由此可见一斑。

李贞跟着雷远张望片刻,不禁叹道:“我曾见书籍上写,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食物常足,不忧冻饿……想不到真的来此以后,所见唯有荒僻山野,比淮南还要不如。”

雷远点了点头:“所谓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本非虚言。我们所处的南郡,曾有七十余万口,无论农、商、冶炼、手工,都很繁荣。中平以来,天下大乱,唯有荆州年谷独登、兵人差全。如今这景象,乃是建安年间战争和瘟疫双重作用的结果。含章,你可以请向导来,问问他,这些年荆州发生了什么。”

此刻随同雷远的,或者是最初时一同出生入死的扈从,或者是近期捡拔于部伍中、具备忠勇表现的良士,雷远常常带领他们展开些讨论,以促使他们的眼界逐渐开阔,获得进步。

这位向导乃是蒋琬的远支亲族,本身在孱陵县担任小吏,约莫四十岁上下,衣衫简朴,谈吐却颇显见识。听得李贞询问,他便将相关的情况一一道来。

这些年来,中原多事,荆州虽然起初俨然乐土,可最终仍被卷入到了乱世的浊流滔滔之中,尤以建安以来,跌宕尤甚。

首先是大疫。建安初年,原本流行于北方的疫病传入荆州,不到十年间,纵使生活条件优越的大族,丧于疫病者也往往超过半数。普通百姓的死伤更加惨烈,某些通都大邑里,十室九空、家家戴孝,绝非虚言。

次之又有连绵不断的战争。有长沙太守张羡联合零陵桂阳两郡,与荆州牧刘表旷日持久的对抗;再有交州刺史张津屡次北上犯边;与此同时,在襄阳宛城一线,又有刘表、张绣联军与曹军的多次作战。到了建安十三年,数十万如狼似虎的曹军南下,随后又是孙刘联军反攻,战乱波及荆州全境。战火熊熊,数载不熄,杀戮之众,无以计算。

战争和瘟疫导致原有的社会秩序崩溃,而社会秩序一旦崩溃,又诱发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土崩瓦解,数年之间,整个荆州就崩乱到了所有人想象不到的地步。豪族起兵交相攻击,流寇四处劫掠、戕贼百姓,而黔首黎民任人践踏宰割,死伤相枕……人性之恶至此如洪水漫溢,难以收拾。

玄德公从曹操手里夺取的荆南四郡,大致都是这样的情形;东吴所控制的南郡和江夏、曹操所控制的南阳,莫不如此。而庐江雷氏即将落脚的乐乡县,同样也是如此。

谈说间,已行了二十余里,眼看暮色将至。负责探路的樊宏兴冲冲赶来:“小郎君,前头有个驿置,正好借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z51766.cn All Rights Reserved